新民晚报曾于4月9日报道了上海中学将通过今年高中自主招生,选拔优秀学生创建首届“创新素养培育实验班”的消息。
日前,首轮筛选出的120余名学生参加了包括科技素养个别面试、科技能力笔试和团体测试(无领导小组讨论)三个环节的综合面试。考生必须接受物理、化学、信息技术、生物、机械5位专业教授的轮番提问。走出面试现场,考生们纷纷感叹,遭遇了不少课本外的“怪”问题。而在考官看来,不少学生的想象力,尚不符合“创新”的需要。
敢想,比答对更重要
考生们发现,面试“看上去像聊天,但每个点都可能被抓出一个问题!”
刚说了自己常看Discovery等科普类电视节目,便会被问到“为什么小鸟会飞,母鸡不会飞”;刚表示自己喜欢音乐,便会被问到“CD是怎么工作的”;忽然被问起平时进不进厨房,做鱼怎么才能够做得香?原来,老师要考考学生,知不知道柚子皮除异味、黄酒去腥的化学原理。老师们抛出一个又一个“怪”问题——“电梯忽然坠落,火焰会变成怎样的形状”“100年后,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让水从低处运到高处用什么方法?”
记者留意到,“没关系,发挥想象随便说”成了面试时老师们说得最多的话。“我们要考察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不在于他答得对不对,”主考官告诉记者,考题虽然和很多理科原理有关,但比起正确答案,他们更愿意看到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和对生活的观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学生听到题目的第一反应,便是套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或是干脆在手心里比划着各种公式,碰上上述这类“无法计算”的题目,便没了方向。
在回答“怎样让房子热起来”时,大多数考生只能说出“开空调”“生火”等常用方式后,而令老师们满意的,是一名男生有趣的回答——“去叫很多人一起进来呀”。而当一名男生在老师启发下,找到了两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途径时,得到了“非常好”的表扬。
责任感,让创新有动力
创新,灵感很重要。但是,不少考生对生活的漠然,却令老师们有些担心。“为什么南方降雪会酿成雪灾,南北方的雪有什么不同”“防止水土流失,应该植树造林,还是种草坪”,一名生物专业教授告诉记者,为了本次面试,他特意从生活小事着手准备了考题,以让同学有话可说,没想到,不少同学的回答如出一辙,“读书太忙了,这个……没有想过。”
“只有观察生活,具备了社会责任感,才会发现问题,这才是创新的动力。”他提醒这些来自本市各初中的“尖子生”们,千万不能埋首书桌,否则,你距离“创新”,一定还有很长的距离。(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