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指导:2006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分析

2006-04-07    12:00

  命题的重要依据是依纲靠本,对生物考纲的认真研读,对于把握好高考命题的要求、内容和方向,有的放矢、成功地开展好备考复习的教学工作至关重要。 

  一、2006高考大纲(理综生物)新变化的解读 

  ㈠增加的考点  

  (1)液泡的结构和功能 

  (2)其他植物激素  

  ㈡删除的考点  

  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等技术) 

  ㈢提法有变化的考点

  调整了部分内容的表述方式,合并了部分条目。
 
  如原考纲中“糖类代谢、脂质代谢、蛋白质代谢” 3个条目→“糖类、脂质、蛋白质代谢” 1个条目;原考纲中“遗传的基本规律”下有8个条目,现只有2个,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将某些括号中的考试内容移到表中说明,比如原考纲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条目中调到说明中。 

  ㈣将考试范围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  

  在表格的说明栏中明确指出一些不作要求的内容,如C4的途径、细胞质遗传的运用、生物固氮的途径。教材实验“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等技术)”介绍了细菌的培养和真菌的培养两项,要求学校只选作其中的一项,对于诸如此类实验高考内容不作要求;在细胞器部分恢复了液泡的结构和功能,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部分增加了“其他植物激素”的内容等。 

  这些内容的变化应引起考生关注,对于不作要求的考试内容在复习时可以略去,对新增加的内容着重复习,多做一些新增内容的变式习题练习,提高自己的考试实力!  

  ㈤能力要求作了重新调整 

  将原考纲第1条分解为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将第1条中“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观点解决一些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归到第4条“综合运用能力”中;将“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观点解释一些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仍保留在第1条中;原考纲第4条并入获取信息的能力中。 

  能力共分为 “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四个方面,并进行了分层次的阐述,如将实验能力与探究能力概括为4条,分别从4个角度明确了这一能力的考查要求,其中包括增加了“并能将这些实验(指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的要求,将“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具体化为“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做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做出合理的判断等”。 

  从以上内容变化可以看出2006年对能力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实验,这一点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重视! 

  ㈥题型示例有所调整 

  从2005年高考生物考试分省命题省市的试卷中(如北京卷、天津卷)选择了部分生物试题作为2006年《考试大纲》生物部分的题型示例。 

  题型示例的目的是为了让考生对全国统一高考试题,包括分省命题省市编制的试题的题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感性认识。这些试题的选取考虑了内容、难度、题型、考查的能力要求、试题的特点等各个方面,力图比较全面地反映全国高考试题的形式和特点。与以前的《考试大纲》不同的是,2005、2006年《考试大纲》题型示例中的试题不再有易、中、难的说明,主要是考虑到实行分省命题后,各分省命题省市的考生水平不同,对试题难度的界定存在差异,而不能以全国试题的实测难度来界定试题的易中难水平。

  二、2006年生物高考的大纲分析

  ㈠体现基础,强调覆盖,适当拨高 

  《考试大纲》的“命题要求”(即原来的命题指导思想)的具体内容表述为“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 “命题要求”,明确了生物高考测试的命题方向,突出了生物能力测试考查考生知识和能力的具体要求。

  首先,就是高考的基础性特征。按多年的命题要求,试题的难:中:易=2:5:3,预计基础题仍然会占60%-80%左右,以考查教材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主的内容依然是生物高考测试的主体,所以做好基础题,拿足基础分,是保证和争取生物高分的基础。 

  其次,在大纲中,明确了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具体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与发育、遗传、变异和进化、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生物与环境、实验、实习与研究性学习九方面的内容,由于高考命题测试的知识点分布会比较广,命题会涉及到各章各节的知识内容,包括某些角落知识,所以要进行全面复习,要用好考纲的“考试范围”栏目。 

  具体而言,新陈代谢在教材中占的比重约10%,但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与其他章节联系紧密,实验多,联系生产生活实践方面多,因此在考卷中通常占比例很大,其中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应是考测的重点。
?
  遗传和变异在教材中占的比例约为16%,但与现代生物科技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除了教材中涉及到的DNA、遗传规律、变异等基础知识外,相信在生物工程、育种、人类遗传病与健康等方面应有所体现。?

[next]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组成、细胞增殖分化以及细胞癌变、细胞工程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要选择内容。

  调节虽然在教材中占比例不大,但由于能够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现在有增大考查比例的趋势,考实验设计或实验分析题的机会较大。? 

  由于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预计生态与环境的知识在高考中仍会有所体现,包括种群的数量调查,病毒等病原体与人类的关系,环境污染对生物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如SO2对植物的影响)等。 

  至于生物必修本和生物选修本的比例,相信仍然会维持在7:3的比例,选修本内容更多会选择题中体现,但会不断加大在非选择题中的比例,尤其是与必修本有直接联系的知识内容。  

  再次,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在考纲里明确规定,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所以,通过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提升,来提高试题难度,尤其是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拨高、加深考测内容,是广东省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值得高度关注。 

  最后,2006年高考生物能力测试的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与2005年基本相同,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问答)等基本题型相信会保持不变,答题方式是闭卷、笔试。试题的编排方式仍然按照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的方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㈡体现能力,体现新课标理念

  以知识为主体、能力测试为主导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试题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所以,要充分认识和理解高考能力要求的基本含义,并以此来指导生物的备考复习工作。

  首先是知识层面的能力要求(即理解能力),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掌握、应用的能力要求,并以此来掌握相关生物学概念、原理等知识内容。


  其次是技能层面的能力要求(即获取信息的能力),主要是能应用文字、图表、数字语言、公式、模型等多种形式准确地描述或表达生物学的基本事实和实验结果的能力要求,这也包括文字、图表、模式图及数字语言的相互转换能力的要求。


  第三是科学实验、探究的能力要求(即实验与探究能力),包括观察、推理、预测、分类、建立模型等一般能力,包括能够通过事实或现象发现问题、构想假说(即尝试性地解释问题)、实验设计(包括控制变量和给出可操作定义)、收集整理解读实验数据、从实验研究中得出结论、交流反思等方面的能力要求。


  第四是应用能力(即综合运用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同时要高度关注新课标理念(即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新课标教材内容在高考命题中的应用。  

  ㈢重视实验,关注热点 

  在生物高考中,有关实验、实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约占20%,而且每年高考题的实际实验题量都大大超过这一比例,生物实验不仅是生物学高考必考的内容,而且也是拉开考生分数距离的题目,这一特征相信在明年的高考中也会充分体现。 

  生物高考的实验部分包括:  

  ⑴理解所学实验的实验、实习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包括课本的显性实验或隐性实验,在此主要关注显性实验。具体:
 
  ①熟识各实验的实验原理、目的、材料用具;

  ②掌握实验过程(方法步骤)和实验现象;  

  ③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实验结论。 

  ⑵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理解探索性实验的一般方法;能够制定课题研究的初步计划。

  简言之,就是要重视对课本实验的复习,同时也要关注实验设计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考测的准备,尤其应关注基本的实验思路和方法的掌握。 

  《考试大纲》的“命题要求”还要求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即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热点主要是关注与生产、生活、现代生物科技关联密切的生物学的知识内容,包括关注对岭南地方特色的考测,如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珊瑚礁等自然生态系统,伏季休鱼,岭南佳果,地方性疾病等.

复习指导:2006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分析

2006/04/07    12:00

  命题的重要依据是依纲靠本,对生物考纲的认真研读,对于把握好高考命题的要求、内容和方向,有的放矢、成功地开展好备考复习的教学工作至关重要。 

  一、2006高考大纲(理综生物)新变化的解读 

  ㈠增加的考点  

  (1)液泡的结构和功能 

  (2)其他植物激素  

  ㈡删除的考点  

  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等技术) 

  ㈢提法有变化的考点

  调整了部分内容的表述方式,合并了部分条目。
 
  如原考纲中“糖类代谢、脂质代谢、蛋白质代谢” 3个条目→“糖类、脂质、蛋白质代谢” 1个条目;原考纲中“遗传的基本规律”下有8个条目,现只有2个,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将某些括号中的考试内容移到表中说明,比如原考纲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条目中调到说明中。 

  ㈣将考试范围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  

  在表格的说明栏中明确指出一些不作要求的内容,如C4的途径、细胞质遗传的运用、生物固氮的途径。教材实验“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等技术)”介绍了细菌的培养和真菌的培养两项,要求学校只选作其中的一项,对于诸如此类实验高考内容不作要求;在细胞器部分恢复了液泡的结构和功能,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部分增加了“其他植物激素”的内容等。 

  这些内容的变化应引起考生关注,对于不作要求的考试内容在复习时可以略去,对新增加的内容着重复习,多做一些新增内容的变式习题练习,提高自己的考试实力!  

  ㈤能力要求作了重新调整 

  将原考纲第1条分解为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将第1条中“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观点解决一些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归到第4条“综合运用能力”中;将“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观点解释一些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仍保留在第1条中;原考纲第4条并入获取信息的能力中。 

  能力共分为 “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四个方面,并进行了分层次的阐述,如将实验能力与探究能力概括为4条,分别从4个角度明确了这一能力的考查要求,其中包括增加了“并能将这些实验(指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的要求,将“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具体化为“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做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做出合理的判断等”。 

  从以上内容变化可以看出2006年对能力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实验,这一点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重视! 

  ㈥题型示例有所调整 

  从2005年高考生物考试分省命题省市的试卷中(如北京卷、天津卷)选择了部分生物试题作为2006年《考试大纲》生物部分的题型示例。 

  题型示例的目的是为了让考生对全国统一高考试题,包括分省命题省市编制的试题的题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感性认识。这些试题的选取考虑了内容、难度、题型、考查的能力要求、试题的特点等各个方面,力图比较全面地反映全国高考试题的形式和特点。与以前的《考试大纲》不同的是,2005、2006年《考试大纲》题型示例中的试题不再有易、中、难的说明,主要是考虑到实行分省命题后,各分省命题省市的考生水平不同,对试题难度的界定存在差异,而不能以全国试题的实测难度来界定试题的易中难水平。

  二、2006年生物高考的大纲分析

  ㈠体现基础,强调覆盖,适当拨高 

  《考试大纲》的“命题要求”(即原来的命题指导思想)的具体内容表述为“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 “命题要求”,明确了生物高考测试的命题方向,突出了生物能力测试考查考生知识和能力的具体要求。

  首先,就是高考的基础性特征。按多年的命题要求,试题的难:中:易=2:5:3,预计基础题仍然会占60%-80%左右,以考查教材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主的内容依然是生物高考测试的主体,所以做好基础题,拿足基础分,是保证和争取生物高分的基础。 

  其次,在大纲中,明确了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具体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与发育、遗传、变异和进化、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生物与环境、实验、实习与研究性学习九方面的内容,由于高考命题测试的知识点分布会比较广,命题会涉及到各章各节的知识内容,包括某些角落知识,所以要进行全面复习,要用好考纲的“考试范围”栏目。 

  具体而言,新陈代谢在教材中占的比重约10%,但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与其他章节联系紧密,实验多,联系生产生活实践方面多,因此在考卷中通常占比例很大,其中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应是考测的重点。
?
  遗传和变异在教材中占的比例约为16%,但与现代生物科技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除了教材中涉及到的DNA、遗传规律、变异等基础知识外,相信在生物工程、育种、人类遗传病与健康等方面应有所体现。?

[next]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组成、细胞增殖分化以及细胞癌变、细胞工程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要选择内容。

  调节虽然在教材中占比例不大,但由于能够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现在有增大考查比例的趋势,考实验设计或实验分析题的机会较大。? 

  由于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预计生态与环境的知识在高考中仍会有所体现,包括种群的数量调查,病毒等病原体与人类的关系,环境污染对生物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如SO2对植物的影响)等。 

  至于生物必修本和生物选修本的比例,相信仍然会维持在7:3的比例,选修本内容更多会选择题中体现,但会不断加大在非选择题中的比例,尤其是与必修本有直接联系的知识内容。  

  再次,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在考纲里明确规定,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所以,通过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提升,来提高试题难度,尤其是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拨高、加深考测内容,是广东省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值得高度关注。 

  最后,2006年高考生物能力测试的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与2005年基本相同,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问答)等基本题型相信会保持不变,答题方式是闭卷、笔试。试题的编排方式仍然按照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的方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㈡体现能力,体现新课标理念

  以知识为主体、能力测试为主导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试题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所以,要充分认识和理解高考能力要求的基本含义,并以此来指导生物的备考复习工作。

  首先是知识层面的能力要求(即理解能力),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掌握、应用的能力要求,并以此来掌握相关生物学概念、原理等知识内容。


  其次是技能层面的能力要求(即获取信息的能力),主要是能应用文字、图表、数字语言、公式、模型等多种形式准确地描述或表达生物学的基本事实和实验结果的能力要求,这也包括文字、图表、模式图及数字语言的相互转换能力的要求。


  第三是科学实验、探究的能力要求(即实验与探究能力),包括观察、推理、预测、分类、建立模型等一般能力,包括能够通过事实或现象发现问题、构想假说(即尝试性地解释问题)、实验设计(包括控制变量和给出可操作定义)、收集整理解读实验数据、从实验研究中得出结论、交流反思等方面的能力要求。


  第四是应用能力(即综合运用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同时要高度关注新课标理念(即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新课标教材内容在高考命题中的应用。  

  ㈢重视实验,关注热点 

  在生物高考中,有关实验、实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约占20%,而且每年高考题的实际实验题量都大大超过这一比例,生物实验不仅是生物学高考必考的内容,而且也是拉开考生分数距离的题目,这一特征相信在明年的高考中也会充分体现。 

  生物高考的实验部分包括:  

  ⑴理解所学实验的实验、实习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包括课本的显性实验或隐性实验,在此主要关注显性实验。具体:
 
  ①熟识各实验的实验原理、目的、材料用具;

  ②掌握实验过程(方法步骤)和实验现象;  

  ③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实验结论。 

  ⑵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理解探索性实验的一般方法;能够制定课题研究的初步计划。

  简言之,就是要重视对课本实验的复习,同时也要关注实验设计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考测的准备,尤其应关注基本的实验思路和方法的掌握。 

  《考试大纲》的“命题要求”还要求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即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热点主要是关注与生产、生活、现代生物科技关联密切的生物学的知识内容,包括关注对岭南地方特色的考测,如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珊瑚礁等自然生态系统,伏季休鱼,岭南佳果,地方性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