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05 10:01
高考结束,学子们面临人生中一场更重要的考试——填志愿。可惜记者在采访中看到的,却是各种对于自己兴趣、爱好、未来方向的“选择无能”。
“作为教育者,这是真正令我们担心的地方,我们每年培养这么多大学生,他们可以控制分数,却控制不了自己人生的方向。”浙江省教育学会副会长鲁林岳说。
家长主导“志愿”:一分都不要浪费
每年高考后,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科研宣传处副处长薛平常会接到父母和孩子打来的咨询电话,“他们问的问题让我很为难——什么学校好?什么专业好?”薛平说,其实没有什么好不好的专业,只有适合不适合的专业。之所以出现选择焦虑,很大原因是学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填报高考志愿的普遍现状是家长很急,而学生没有想法。”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教师陈佳说,许多报考普通文理科的孩子,高中三年接触“题海”,到填写志愿时,反而不如读中职的孩子清楚自己未来的规划。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6月底举办浙江省高校招生大型义务咨询活动,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9位专家和50余所本科、高职院校的招生部门负责人到场提供咨询。记者在现场发现,冲到展位前围住老师的基本都是父母。有的父母身边甚至没有孩子。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他们的回答很一致——“如果孩子有想法,我就不用参与了。”
既然孩子“放手”,“一分都不浪费”就成了家长们选择志愿的普遍心态。浙江理工大学招生办教师王国华说,家长选专业的时候首先想的不是孩子的兴趣特长,而是什么专业能把分数“吃干榨尽”,“大不了进入大学再转专业”。
“被志愿”后的大学生涯
然而,记者历年采访发现,不少学生“被志愿”的结果是进入大学后继续迷茫。
在浙江大学,近年来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希望还自由和自主于学生,可现实是,很多学生失去方向,感到迷茫。“他的专业是家长的、社会的、或者是随大流的选择;他们是被安排的,不由自主地参加了高考,进入了某个专业,他们缺乏自主的精神。”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陆国栋说。
现就读于杭州某高校的吴晨告诉记者,自己从小爱画画,可许多长辈都根深蒂固地认为,“艺术生”就是读不好书的人,自己只能听从,“对现在的专业,说不上讨厌,也谈不上喜欢”。
浙江省教育厅调查显示,浙江高校六成的大学新生,在被家长操控着选择了专业一年后,会提出转专业。
“但转专业也并非易事,需要本专业成绩排名在前。而悖论就在这里,如果能有足够兴趣把专业学好,我又何必去转专业?”一位“90后”大学生对记者说。
还有不少大学生,就在“转”与“不转”之间、种种“患得患失”的考虑中痛苦、纠结。
记者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浙江一位县级市的高考状元,原来的理想是去复旦的A专业,然而就在家长和老师“一分都不要浪费”思想的影响下,他选择去了北大的B专业,却终因兴趣与所学的不合,“混”着度过了四年本科,最后在数次考研后,又考回了复旦。
让孩子学会“选择”,教育界亟须破题
许多教育界人士认为,让孩子从小学会选择,这是当下教育急须解决的问题。
“对于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他应该具有学会选择的能力、拥有自主的能力、发现兴趣的能力,可惜在中学乃至小学阶段,学生似乎还没有机会培养这些能力。”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陆国栋说。
“如果我们问现在高三的学生,想去什么大学,想学什么专业?一是他们没有时间去想,高考在即,一切免谈,二是他们不愿去想,想了也没用,三是他们不会去想,分数还没有出来,似乎一切都是空的,有了分数,才知道可以去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而兴趣呢?没有培养,无从发现,这不值得所有教育人思考吗?”陆国栋说。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科研宣传处副处长薛平介绍说,“美国的小学让孩子了解‘我是谁’,而中国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多起步于大学。”
被过重的课业负担所累,没有余力顾及身心健康、理想人格的培养,已是全国中小学生积重难返的现状。
由此,浙江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普通高中课程中,要把选修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大幅度提高至三分之一。
“本次改革的核心就在于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其终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建立能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他的教育环境。”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说。
本栏目标明转载文章的出处,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如有),但本栏目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如发现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2012/07/05 10:01
高考结束,学子们面临人生中一场更重要的考试——填志愿。可惜记者在采访中看到的,却是各种对于自己兴趣、爱好、未来方向的“选择无能”。
“作为教育者,这是真正令我们担心的地方,我们每年培养这么多大学生,他们可以控制分数,却控制不了自己人生的方向。”浙江省教育学会副会长鲁林岳说。
家长主导“志愿”:一分都不要浪费
每年高考后,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科研宣传处副处长薛平常会接到父母和孩子打来的咨询电话,“他们问的问题让我很为难——什么学校好?什么专业好?”薛平说,其实没有什么好不好的专业,只有适合不适合的专业。之所以出现选择焦虑,很大原因是学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填报高考志愿的普遍现状是家长很急,而学生没有想法。”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教师陈佳说,许多报考普通文理科的孩子,高中三年接触“题海”,到填写志愿时,反而不如读中职的孩子清楚自己未来的规划。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6月底举办浙江省高校招生大型义务咨询活动,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9位专家和50余所本科、高职院校的招生部门负责人到场提供咨询。记者在现场发现,冲到展位前围住老师的基本都是父母。有的父母身边甚至没有孩子。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他们的回答很一致——“如果孩子有想法,我就不用参与了。”
既然孩子“放手”,“一分都不浪费”就成了家长们选择志愿的普遍心态。浙江理工大学招生办教师王国华说,家长选专业的时候首先想的不是孩子的兴趣特长,而是什么专业能把分数“吃干榨尽”,“大不了进入大学再转专业”。
“被志愿”后的大学生涯
然而,记者历年采访发现,不少学生“被志愿”的结果是进入大学后继续迷茫。
在浙江大学,近年来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希望还自由和自主于学生,可现实是,很多学生失去方向,感到迷茫。“他的专业是家长的、社会的、或者是随大流的选择;他们是被安排的,不由自主地参加了高考,进入了某个专业,他们缺乏自主的精神。”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陆国栋说。
现就读于杭州某高校的吴晨告诉记者,自己从小爱画画,可许多长辈都根深蒂固地认为,“艺术生”就是读不好书的人,自己只能听从,“对现在的专业,说不上讨厌,也谈不上喜欢”。
浙江省教育厅调查显示,浙江高校六成的大学新生,在被家长操控着选择了专业一年后,会提出转专业。
“但转专业也并非易事,需要本专业成绩排名在前。而悖论就在这里,如果能有足够兴趣把专业学好,我又何必去转专业?”一位“90后”大学生对记者说。
还有不少大学生,就在“转”与“不转”之间、种种“患得患失”的考虑中痛苦、纠结。
记者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浙江一位县级市的高考状元,原来的理想是去复旦的A专业,然而就在家长和老师“一分都不要浪费”思想的影响下,他选择去了北大的B专业,却终因兴趣与所学的不合,“混”着度过了四年本科,最后在数次考研后,又考回了复旦。
让孩子学会“选择”,教育界亟须破题
许多教育界人士认为,让孩子从小学会选择,这是当下教育急须解决的问题。
“对于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他应该具有学会选择的能力、拥有自主的能力、发现兴趣的能力,可惜在中学乃至小学阶段,学生似乎还没有机会培养这些能力。”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陆国栋说。
“如果我们问现在高三的学生,想去什么大学,想学什么专业?一是他们没有时间去想,高考在即,一切免谈,二是他们不愿去想,想了也没用,三是他们不会去想,分数还没有出来,似乎一切都是空的,有了分数,才知道可以去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而兴趣呢?没有培养,无从发现,这不值得所有教育人思考吗?”陆国栋说。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科研宣传处副处长薛平介绍说,“美国的小学让孩子了解‘我是谁’,而中国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多起步于大学。”
被过重的课业负担所累,没有余力顾及身心健康、理想人格的培养,已是全国中小学生积重难返的现状。
由此,浙江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普通高中课程中,要把选修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大幅度提高至三分之一。
“本次改革的核心就在于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其终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建立能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他的教育环境。”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说。
本栏目标明转载文章的出处,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如有),但本栏目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如发现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