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异地高考再起争议 - 教育新闻

2012-08-10 来源:京报网-北京晚报 我要评论(0)


北上广应设“门槛”?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异地高考终于被纳入教育发展蓝图。教育部刚刚下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推动各地制定非户籍常住人口在流入地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省内流动人口就地参加高考升学以及省外常住非户籍人口在居住地参加高考升学的办法。

  一方面是外来移民者的声声呐喊,另一方面是原住民的竭力自护;一方面是弱势群体的奋力抗争,另一方面是政策制定者设置的重重门槛;一方面是对教育公平的呼唤,另一方面是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虽然曙光在前,但异地高考,这个既令人向往又让人心痛的梦想要真正实现,注定还要经历重重阻力。

  一辩:全国同考一张卷,共用一个分数线?

  正方:同条件竞争,才是最大公平

  刘万全(学生家长,在京务工人员):我1998年来北京打工,已经在这座城市生活了14年。2001年,女儿出生后就一直在北京生活、上学,如今她已是一口标准的北京话。但因为没有户口,孩子以后只能回老家高考,每每想到这些我们就十分难受。

  我认为,国家现在倡导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最重要体现。孩子回到四川老家,考上名校的难度比在北京的同学大大增加,这何来的公平?就应该允许我们这样家庭的孩子获得和北京孩子一样的升学权利。当然,为了做到彻底的教育公平,我觉得可以打破现在的分区域高考限制,全国统一命题,统一高考,统一划定分数线,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公平竞争。

  反方:统一考试,会毁了北京的素质教育

  宋志雄(北京某中学教师,学生家长):我坚决反对再次回到全国统一高考,统一划定分数线的年代。那是对这十几年来高考改革的一次全面大倒退,对于基础教育的打击几乎可以说是毁灭性的。

  我相信几乎所有的北京学生家长都会反对,倒不仅仅是因为这样会使得北京学生的高考升学难度增加。更重要的是,一旦全国统考,北京孩子必将花费更多精力用于应试,而北京中小学教育几十年来形成的“鼓励学生创新、动手实践”的素质教育模式,将在应试冲击下毁于一旦,这是任何教育工作者都不愿意看到的。

  二辩:高校按人口比例分配招生名额?

  正方:全国“纳税人”养的大学,理应全国公平招生

  刘先生

  中国的公办高校,都是有国家财政拨款的。既然是由全国的“纳税人”养的大学,我觉得就理应公平招生,绝对不能出现“北京孩子上北大的概率是河南孩子的60倍”这种情况。

  公平招生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高校根据各省区的人口比例分配招生指标,这样既能够保证浙江、山东、广东这样的教育发达地区有足够多的学生升入北大、复旦等名校,同时也能确保青海、贵州等西部省份有学生获得国内顶级的高等教育。这些学生对于这些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事实上,国家已经开始安排相关的行动,比如今年各高校都在国家贫困连片地区根据人口比例专门投放了招生指标,就是很好的尝试。

  反方:失去“地方支持”,高校将损失巨大

  孙敬东(化名,北京某部属高校副校长):作为一名从教30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当然希望学校能在全国范围内通过最公平的方式,选拔到最优秀的学生。但我还是高校的管理者,从学校的长远发展为计,我们必须要给予北京招生名额和政策方面的倾斜。

  高校的发展不仅需要资金,更需要土地、政策、环境设施保障等多方面要素,后者主要就来自于所在地的支持,从市、区,甚至到街道。而一旦“公平招生”,我们就将在许多地方失去这些支持,这将对学校的发展带来巨大损失。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地方)时不时给你来次电路检修或者道路养护,就够你麻烦的了。

  所以,我认为一旦实行异地高考,北京、上海等地应更多地投放招生计划指标,以保证不会影响到常住人口子女高考的利益。

  三辩:异地高考,北上广应设“门槛”?

  正方:设“门槛”可有效防止高考移民

  侯正方(教育学博士):实行异地高考,最大的反对声音就是“会导致大规模移民潮,给北京、上海、广州等教育发达城市的管理、保障带来巨大压力”。我想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设立异地高考“准入门槛”。不同的地区、城市,根据不同的生源、教育需求和教育资源状况,设置不同的要求,比如你在当地工作多少年,孩子在当地接受了多长时间的教育等。各地的“门槛”可以不同,北京、上海可以高一些,以遏制高考移民潮。这需要地方政府好好调研,拿出一个合理的尺度。

  反方:设“门槛”违背了对教育公平的原始诉求

  吕琳(海淀区河北籍学生家长):异地高考,本来就是推进教育公平的一项有效措施。如果再在上面设立一道“门槛”,岂不是违背了这种公平性,这样的异地高考还有什么意思?

  现有的高考制度是同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相挂钩的,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原来制定的户籍制度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城市人口流动的需要。因此在实行异地高考等高考制度改革的同时,应该逐步改革这种户籍管理制度,推动社会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而此时如果再在异地高考的政策上加上“有限准入”的“门槛”,那跟原来的“引进高层次人才,其子女户籍可同时迁入并能参加高考”等已有政策有何区别?教育公平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专家观点

  异地高考应由国家制定办法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刚发布的规划,基本“坐实”了国务院通过的只是对异地高考的原则性意见。这样一来,教育部的责任,就从研究制订异地高考方案,变为了推动各地研究制订异地高考方案,解决异地高考问题的皮球,就这样从中央踢向了地方。

  一直以来,我认为解决异地高考,应该由国家层面出具体的方案,而不是只出原则性的意见。地方在制订异地高考方案时,定然会考虑到原住民的利益因素,如果当地的招生计划不变,考虑到本地户籍人口的高考利益,地方政府设置的异地高考“门槛”肯定会相当高,异地高考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解决异地高考的思路,无非有二:一是从户籍入手,放宽高考报名条件限制;二是结合高考改革,通过自主招生解决异地高考。这两种思路,都适宜由国家层面出台具体的方案。

  葛剑雄(教育专家,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高教已非义务教育,国家应保证公民有求学权利,但无法保证都能入学。高教投入部分出自中央政府,应面向全国公正分配;部分投入出于地方政府,主要用于本地公民,也应适度、逐步向外地公民开放。故对异地高考应有一定条件,并逐步实施,兼顾双方。

  高教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全国自由报考、各高校在全国范围自主招生,但在各地差异极大、教育经费仍严重不足的现实下,只能经过长期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如各校都按分数或自定指标录取,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还能照顾吗?如全面放开异地高考,又有多少家庭有条件提前送孩子去发达的异地读高中?

  众说纷纭

  不如让考生觉得在哪考都一样

  黄瓜白菜:就算把全国所有省份的学生数量平均成一样,北大还是北京的大学,浙大还是浙江的大学,南大还是南京的大学……异地高考虽然平衡了各地考生,但是也会促发本地人排外、城市人口超负荷、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与其想尽办法异地高考,不如想尽办法让考生觉得在哪考都一样!!

  麦兜妈-:我们的基本立场是:当地接纳了我们作为这个城市的劳动力和纳税人,却把我们的孩子拒之门外,这不公平也不人道,为所有纳税人提供不分户籍不分贫富不分地位的公平的教育机会,是当地政府的义务。

  ALEX_ 辛:如果说长期的教学环境相同,那么学生们应当享受同一个地域的高考录取政策。大学不是地方的大学,是国家的大学。但是异地高考涉及到的社会因素太多,应该稳妥的,循序渐进的进行改革。个人觉得如果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在上海学习的孩子,应该允许参加当地高考和录取。

  天魔翔伏:开放异地高考,将导致几个后果:1、京津沪广的教育资源将被一抢而空,外地官员和富商子女将汹涌而来。2、高考移民潮瞬间爆发。3、贫苦农民的孩子将永远丧失“高考改变命运”的机会。

  初中肄业:目前,坚冰没有打破,靴子尚未落地,民众还需继续努力。地方的突围尝试固然值得期待,还需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要知道,那些对政策望眼欲穿的外来务工人员,都在与时间进行着事关子女命运的赛跑。反对所谓积分制歧视,呼吁教育公平,支持异地高考!

 

本栏目标明转载文章的出处,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如有),但本栏目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如发现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顶一下

踩一下
 
回首页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评论内容

    热点推荐

    新闻排行

    顶一下


    • 顶一下

      声 明

      敬告广大消费者:诺亚舟在淘宝网设有官方旗舰店及授权经销店,敬告消费者于……

      查看评论新闻中心


    • 顶一下

      基于云计算的诺亚舟云学习系统设计及应用

      基于目前教育信息化及人类学习模式发展的需求,诺亚舟提出“云学习”系统,……

      查看评论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