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三年内试行异地高考 - 教育新闻
2012-08-14 来源:南方报业网-南方日报 我要评论(0)
社会公平问题引热议
随着广东省3A类高等院校录取工作进入尾声,2012年高考季即将谢幕。今年,共计有69.2万名广东省考生参加了高考,广东高考招生计划的全国高等普通院校总计划招生人数预计将超过50万人,这也意味着,绝大多数广东考生在这个炎热的夏天过后,将成为高等院校的一名学子。
“广东省考生”这个概念包含一个必要条件具有广东省户籍的考生。一部分跟随外出务工父母在广东省就读、持有非广东省户籍的学生并不包含其中。按照中国的高考制度,学生的高考与录取必须按照户籍所在地严格划分。
作为中国外来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深圳,正直面着高考制度所带来的种种压力。在这个城市中,有数以千万计的外来人口在这里工作、居住,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也跟随在父母身边,在这个城市接受了长年的教育。但因为高考制度与户籍划分的阻隔,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在高考这道人生最重要的大门前,无法享受与户籍居民同等的权利。
今年7月,广东省政府颁布《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工作方案(2012—2014年)》,明确规定在2014年前,广东将试行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在输入地就读学校参加中考、高考,探索省内高职高专院校接受外省户籍考生的入学申请。这意味着,广东将在3年内试行让外地学生在粤中考、高考,在广东就读中学的外地学生不必再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
一石激起千重浪,关于异地高考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
样本
回乡还是留深?
过了8月,15岁的苏桦(化名)即将开始自己的初三生活,不过,烦恼也随之而来,这烦恼并不是来自暑假作业,而是他还不清楚自己的初三将在哪里就读。
跟随务工父母居住在宝安沙井、就读于公明一家民办学校的苏桦在深圳度过了7年时光,他是班里的英语课代表,喜欢英语和数学,理想是当一名工程师,希望研究自动生产流水线,以替代父辈繁重的劳动。在家里,懂事的苏桦承担了做饭的任务,他敏锐地留意到了父母的劳动艰辛。
7年的深圳生活让苏桦爱上了这座城市,这里有他喜欢的红树林和大梅沙,有他喜欢的深圳图书馆:“第一次去深圳图书馆,是去年大运会前,和同学骑自行车去的,足足骑了3个多小时,图书馆很安静,有各种各样的书籍,我在那里还听了一节讲座。”
可是,与父亲的一席谈话让他惊愕不已,为了高考,父亲准备将他送回户口所在的四川南充插读初三。
“我开始明白原来自己是不能在深圳高考的。”苏桦的声音显得低沉而局促:“父亲和我分析了很久,要上好的大学,高中是最重要的,像我这种情况的学生,在深圳很难就读一间好的高中,他希望我回老家,用一年时间好好准备一下当地的中考。为此,他已经托亲戚帮我在老家联系初中插读了。”
在心底,苏桦最大的纠结是不愿意离开父母,此外,让他迷茫的还有对故乡的陌生感:“我同龄的朋友和伙伴几乎都在深圳,一下子离开,还真的感觉心里空荡荡的。”苏桦在老家有一位年纪相仿的表弟,父母同样在南方打工,表弟读完小学就不读了,跟着亲戚在镇里开网吧,“过年回家时跟表弟聊过几句,彼此的想法有很大的差别”。
也许是父亲注意到了儿子的沉默和不快,几天之后,父亲和苏桦聊起了另外一个计划:父母申请去企业在汕尾的一个分厂工作,举家迁去汕尾,咬咬牙买一个汕尾的房子落户,让儿子转去汕尾就读,一家人依旧团聚在一起。
“我知道深圳户口对于父母来说肯定是遥不可及的,为了我的学业所以想了这个办法。我真的觉得压力很大,父母都是打工一族,没有多少积蓄,还要寄钱回家给爷爷奶奶,我不想父母这么辛苦。”苏桦说。
围绕着外来人员的省内高考资格,一批“户籍掮客”开始涌动。在百度上输入“高考”、“户口”等关键字,“专业惠州户口迁移,轻松解决异地高考”、“高考落户、江门茂名户口咨询”等广告信息长篇累牍。像苏桦这样的“高考黑户”,正是这些掮客青睐的对象客户。
假期一天天过去,作决定的时刻越来越近,苏桦的烦恼与日俱增。
“如果我能够在深圳高考,多好啊。”苏桦小声地说。
交锋
“僧多粥少”背后的博弈
不仅仅在广东,实行异地高考的呼声在全国早已此起彼伏。不过,在高考户籍利好较高的北京、上海等地,户籍人口成了反对异地高考的主力军。
一名不愿具名的宝安家长说:“异地高考政策应当慎重,并不是说放开异地高考就是一种公平,相反,这意味着对户籍居民的不公。中国的高考制度因地而异,每个地方的教育基础不一样,每个省的高考命题不同,大学录取也有省份差异。有可能一个省的二本学生,在另一个省可以考到一本的好学校。如果实行异地高考,广东很可能会出现大量高考移民,将有大量有限的优质高校学位被他们占据,部分土生土长的户籍居民可能会因而失去更好的教育机会。”
这名家长对于高校学位“僧多粥少”的忧虑不无道理。时至今日,尽管高考已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高等教育也并非“考之即上”。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广东高考报名人数达到64.4万人,共有46万考生获录取,其中本科院校共录取19.9万人,总录取率约为71%。2010年,广东高考报名人数为61.5万人,全省有48万名考生进入大学,录取率达到78%。2011年,广东高考报名人数为65.5万人,招生计划突破了50万人,但因6万多学生在录取之后并无报到,录取率仍然在7字头徘徊。
“如果放开异地高考,户籍居民的录取率肯定会被强力挤压,户籍居民录取率下降到五成左右都有可能。”这名家长说。
深圳一所本土高校的工作人员黄先生也表示:“异地高考这个话题从来都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像北大录取北京学生比较多,复旦录取上海学生比较多,深大录取深圳学生比较多。中国的高校建设与维系比较多元,当地政府的支持也是很大的一块,因此在招生上优先照顾本地生源也有合乎情理的解释,毕竟户籍人口是各级政府的政策中首当其冲的受益者,其次才是外来人口。如果要真正实现异地高考,对于本地生源和外地生源如何区分和统筹,将是一个微妙的难题。”
“现在的高考制度并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路。”在宝安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刘志红对异地高考持支持态度:“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对于异地高考,从长远来看,广大老百姓肯定是欢迎的多,支持的多。”
刘志红说,她教过许多跟随父母来深、没有广东省户籍的学生,由于不能在深圳参加高考,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在初中毕业之后只能选择职业学校、技术学校等就学途径,尽管这可能并非他们所钟爱的选择。
刘志红认为,让劳务工子女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的现行制度也不尽完善:“有一些学生回到原籍读书,成了留守儿童。事实上,离开父母身边的留守儿童承担了很多心理上的负担,很多学生回家之后就辍学了。”
观点
异地高考应当如何实施?
事实上,异地高考的呼声已有多年。异地高考的争论已经不再仅仅是教育问题,还牵涉到地区差异、城乡问题与社会公平等议题。在错综复杂的背景之下,探索异地高考的阻力不小。
深圳市一名教育行政工作人员透露:“异地高考并不是没有先例,按照广东省早几年的高考简章,对于属于引进人才的子女,符合一定的条件,可以报考。我想,将来进一步推动异地高考,对于目标人群也将是一步一步放宽,比如考核家长在省内或市内的居住时长、纳税额度,甚至包括职称与技能级别等,可以将异地高考政策和劳动者素质提升结合起来。”
黄先生则对分阶段放开异地高考指标的提议有异议:“与其教育部门另拟异地高考指标分阶段放开的政策,还不如完善现在省内普遍实施的积分入户政策,我的意见是,政策越少越好,越细越好,九龙治水不如一龙治水。统筹解决一揽子社会问题,可以酌情放宽外来工积分入户的门槛,比如子女在输入地就读时间也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积分内容,这样可以减免行政流程的繁琐。”
黄先生进一步指出,考量子女在输入地的就学时长是一个很重要的流程,同时也可以规避“高考移民”的投机行为。
在异地高考细则化之前,教育资源供给的不足成了必须直面的难题。为此,广东今年出台的《广东省推进城镇化发展有关情况的汇报》特别向上级相关部门呼吁:针对外省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省就读人数较多的情况,尽快出台实施异地就业人员子女异地参加高考的政策措施,按实际人数比例增加我省高考招生指标和教育建设用地指标。
“如果放宽一点来看,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产业化的深入或许可以帮异地高考排忧解难。放在10年前,高考可能还是‘独木桥’,现在,高考已不是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这几年,国内高校特别是一些名牌高校已经加大了自主招生的份额,自主招生考生是没有户籍限制的,如果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会给考生带来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宝安中心城区的一位中学校长说,深圳的不少高中已经办了国际班,不再以国内高考为目的,而是瞄准国外大学,如果这个思路能够普及化,对于异地考生来说,也是一条无障碍通道。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香港高校早已经接受大陆生申请,台湾自去年开放民办高校之后,今年公办高校也对大陆生开放,如果能够形成自主的考试制度,将给异地考生带来更多的选择。”该中学校长说。
本栏目标明转载文章的出处,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如有),但本栏目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如发现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顶一下
踩一下
回首页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匿名用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