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下中国青少年 - 教育新闻
2012-08-17 来源:新华网 我要评论(0)
创新能力培养负重前行
第2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近日落幕,500多个创新奖项花落各家。比赛中,中国青少年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科学知识把奇思妙想变成了一件件科技创新作品。与会人士认为,“科技盛宴”在展示中小学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应试教育与科技创新的冲突依然严重。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的汪銮禾今年14岁,他耗时半年设计出一种“新型公交站”。“公交车每到一个站台都得停车开门,可有时并没有人上下车,很浪费时间,所以我想到设计一个新型公交站,公交车司机可以根据站台LED屏幕上的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停车。”汪銮禾说。
为了完成这个创意,还在上初中的汪銮禾参加了学校科技兴趣小组,在老师的辅导下提前学习编程技术,并由老师对其创意加以改进。
事实上,不管是科技创新大赛还是科学兴趣小组,都是中国教育及有关部门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方式之一。
大赛评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说,中国的科技创新人才应该呈金字塔型。如果举办科技创新大赛是为了选拔“塔尖”,那么在中小学开展科技教育则是夯实“塔底”,后者更应加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出现了一个可喜的变化:在一些中小学,科学教育课、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得到了更多重视。
在广西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学校创建了“梦之莺”科技俱乐部,通过组建特色社团、举办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提高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在此次科技创新大赛上,该学校荣获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大奖。
同样,在重庆市人和街小学,学校专门从高校招聘了化学、物理、生物等专业毕业的科技老师,学生则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报名参加各学科兴趣组。
“学生的科学课不再是老师照着书念或者看着老师操作实验,而是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从中体会科学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该校科学教师蒋亚彬说。
在看到可喜变化的同时,记者也观察了解到,应试为主的教育模式以及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制约着中国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参赛学生告诉记者,在某些学校,科学实践等课程并未严格按照课程表执行。参赛选手普遍认为:“年级越高,升学压力越大,搞创新的人就越少”。
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更是让科技创新大赛蒙上了“功利化”的阴影。按照中国教育部高校招生有关规定,高一或高二阶段的发明成果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的学生,可获得免试上大学的资格。因此,为了获奖,一些给人感觉大大超越中小学生水平的项目也出现在比赛中。
“评委在封闭问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鉴别学生在项目中的参与度,哪些是受启发自己做的,哪些是按照别人说的做的。”王乃彦说,评委们既要保护学生的创新热情,也要纠正这些不正之风。
长期生活在“标准答案”阴影下的中小学生想象力空间也越来越小。四川省达县中学科技辅导教师朱裕和说,现在中小学考试太多,学生难以享受学习的乐趣,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创新能力从何而来?
教育界人士表示,创新人才培养必须从小开始。一方面应提高教师综合能力,改革传统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模式;另一方面应将分数与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等统筹考虑,把学生、家长、学校从升学的压力中解放出来,让科技创新教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本栏目标明转载文章的出处,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如有),但本栏目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如发现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顶一下
踩一下
回首页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匿名用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