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瓶班”无人上一本线 - 教育新闻
2012-08-30 来源:四川新闻网 我要评论(0)
这一次反思的该是媒体
今年5月,媒体报道湖北孝感一中高考班学生集体打吊瓶的事件。如今高考结果早已公布,“吊瓶班”的50多名学生中,无一人达到一本线。该校副校长表示,其实这个结果不算差,因为“吊瓶班”学生基础不太好,并表示今后不会再组织学生集体打吊瓶。(8月29日《楚天都市报》)
3个多月前,湖北孝感一中因“吊瓶班”闻名全国。公众舆论几乎一致拍砖,认为这是“教育有病、学生打针”的病态,“吊瓶班”的学生们忐忑不安地走向了考场。高考成绩揭晓后,“吊瓶班”的成绩不很理想——50多人无人上一本线,这个结果好像让很多人有了落井下石般的快感。
媒体刻意凸显这个不理想的高考结界,将“吊瓶班”不理想的高考成绩聚焦在公众的视线下,加强对比效应,引发公众的再一次关注,欲以何为?再者,拿高考成绩衡量“吊瓶班”的得失,岂不是与自己早就否定成绩的鲜明态度背道而驰?是的,这50多位学生没有考出好成绩,不能进入好的高校学习,但这能表示他们没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吗?这能表示他们就不能拥有一个愉悦奋进的人生吗?不能,完全不能!
为了取得好的成绩,组织学生集体打吊瓶的做法是错误的。经历了“吊瓶班”的风波,孝感一中正集中反思,他们想尽快恢复以往的平静。可是,随着这次媒体对“吊瓶班”高考成绩的曝光,他们将再一次陷入众多网友的讽刺挖苦中,受到牵连的当然还有“吊瓶班”的学生们。如果前一次我们应该从“吊瓶班”反思当前的高考制度,那么这一次,反思的该是媒体的追踪报道了。
反思“吊瓶班”不能靠成绩,因为成绩本身就不是衡量人才的科学标尺。试想,如果这一次“吊瓶班”的高考成绩突显,一本上线率惊人,考入重点高校的学生也大有人在,那么我们是不是要推翻之前对“吊瓶班”的指责与批评?当然也不能。追逐分数的“吊瓶班”是应试教育的怪胎,而嘲弄“吊瓶班”不理想的高考结果则是功利心态的畸形。
一句话,无论是正常的学习方式,还是“吊瓶班”式的努力,我们都该淡化高考成绩,孩子们终将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
本栏目标明转载文章的出处,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如有),但本栏目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如发现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顶一下
踩一下
回首页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匿名用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