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减负应试体育只会累坏孩子 - 教育新闻
2012-11-06 来源:海峡都市报 我要评论(0)
“如果能设置合理的评价体系,对高中生进行体育会考,将增加学生的运动时间,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而不会增加应试压力。体育科目评价的指标,不能是体育项目测试成绩,而应该关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平时体育课堂表现,以及掌握体育项目的情况,是否会篮球、足球、羽毛球等。”
为了改变“学校体育仍是教育工作中薄弱环节”的现状,上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由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将实施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对此,省教育厅表示,目前尚未从正式渠道收到正式文件,收到文件后一定会按照教育部要求,落实相关政策。
《意见》提到,要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有效发挥其对增强学生体质的引导作用。这意味着,体育有可能将进入高中会考,并将对高考产生影响。
那么,在高考指挥棒之下,体育是否也应该纳入“应试”的轨道呢?
会考考体育有利增强体质
福州一中张副校长是赞同会考增考体育的,他说,“这可以引导学生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他认为,会考体育最好是放在高三时考,因为很多学生一到高三就忽视了体育锻炼,运动时间很少。当然,会考体育的评价标准不应该设置太高,要保证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只要坚持进行适当的锻炼就能达标。
至于高考,张副校长认为,由于高考是对全社会开放的选拔性考试,考体育对一些特殊体质人群恐怕不合适,把体育成绩纳入高考综合评价体系,供高校参考是比较好的做法。
采访中,多名体育老师告诉记者,会考考体育,对增强考生体质肯定是有好处的,但是,会考体育操作起来会有不小的难度,“场地、设施、设备和考官等,都是问题。”
我省教育系统一名资深人士说,高中毕业会考是由省里统一实施的,体育全省统一会考,操作起来非常复杂,尤其是对农村偏远地区的学校,难度更大。而且, “就算会考考体育,但会考成绩并不影响高考升学,而且90%甚至95%以上的学生都能合格,这样的考试又有什么价值呢?”
高考考体育是一把双刃剑
福建省体育学科带头人、闽江学院附中德育处主任陈祁罕说,高考体育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可以把学生从课堂赶到操场,但也会导致学生针对高考的项目“临时突击”,而忽略了平时良好运动习惯的培养。
“一节体育课也就45分钟,扣除热身、放松整理和队列调动的时间,学生真正运动的时间才30分钟不到,所以关键还在于平时运动习惯的培养。”
据了解,今年,山东省已经在高考中加入了体育考试,考生要在立定跳远、实心球、1000米(男)/800米(女)这三个项目中任选两项。不过,体育成绩并没有计入高考总分,而是以A、B、C、D等级的方式记录在电子档案中,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山东的体育高考,其实并没有达到效果,高校录取时真的会看体育成绩吗?就算体育成绩是A,如果文化课分数差一两分,一样没用。”上述教育系统资深人士说。
福州一名中学体育老师也认为,“光是高考考体育没用,关键是高招录取环节也要改革。如果设定一个省级最低体育成绩标准,录取时,考生达不到这个标准就无法调档,那么,无论学生、家长还是学校,一定会真正地把体育重视起来。”
不减负,应试体育只会累坏孩子
在海都教育QQ群,家长们普遍反对会考和高考考体育。他们的理由是,孩子已经够累的了,为了应付学业连觉都睡不够,如果再考体育,只能是增加孩子的应试负担,让孩子更辛苦。“如果高考能像美国SAT那样考几次,那考体育就没问题。”福州三中一名高三学生的家长表示。
事实上,福州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学体育老师也承认,“蛋糕总共就那么大,学生既要应付文化课学习,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如果不减负,一味让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只会造成身体透支。”
在这名体育老师看来,现在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普遍太重、难度偏大,他的意见是,全面降低国家课程标准的难度,缩减一些主科目的课时,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来进行体育活动。
福州一中的张副校长介绍说,在欧美的一些中学,体育已经成为文化的一部分。以英国着名的伊顿公学为例,这所学校没有体育课,但学生下午几乎都是在运动场上度过的,各种体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该校所有的老师,无论教什么科目,都要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锻炼,通常是一名老师带十来个学生进行某一项运动。
尽管目前来看,中国的学校要像国外那样做不太现实,但张副校长提出了一个设想:以年段为单位,每个年段每周抽出一天时间,在下午第二、第三节课,安排两个小时让学生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运功项目。而带队老师不一定是体育老师,也可以是热爱某项运动的科任老师。
实际上,《意见》也再次重申,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本栏目标明转载文章的出处,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如有),但本栏目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如发现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顶一下
踩一下
回首页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匿名用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