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对灌输式教学说“不” - 教育新闻
2012-11-14 来源:新华网 我要评论(0)
不经意间,“00后”一代已逐渐成为当今校园舞台上的主角,小学里早已是“00后”一统天下,初中的“00后”也已占据“半壁江山”。虽然在老师们眼里,“00后”或许还是不谙世事的小毛孩,但他们却实实在在给校园带来了变化。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老师,准备好了吗?
孩子难教,还是老师不愿改变习惯?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钟文芳在小学里调研时,经常听老师们这样抱怨。一些教师更直观的感受是,“问题孩子”似乎比以前多了,上课爱插嘴、好动,甚至敢于和老师公开顶撞。
真的是孩子出了“问题”吗?作为研究者,钟文芳的观点是,“问题”并非出在孩子身上,而是老师们仍习惯性地按对以前学生的印象来评判现在的学生,就会感觉现在的孩子处处不对劲。“‘00后’的孩子现在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获取他们需要的信息,未必局限于老师和父母划定的经典名篇,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都超越了他们的年龄,在成人看来,他们可能显得太过老成,甚至自说自话。”
邓孜畅是复旦万科实验学校的语文教师,她每天面对的就是我们所说的“00后”。“班里的学生大多是‘独二代’。在家庭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大多以鼓励为主,在学校,家长也希望老师对孩子要多鼓励、少批评。虽然老师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需求,但很多家长还是不太满意。”在日常交往中,邓孜畅发觉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有主见除了学业成绩,他们会花更多工夫在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上。
家庭教育的变化必然会在孩子身上反映出来。邓孜畅的感觉是,“00后”学生见识很广,思维活跃。她在一年级班里让学生用“学”字组词,一般能想到的是“上学”、“学校”、“学生”等,但现在学生的答案超出了她的预设,“孩子嘴里会很快地蹦出‘化学’、‘学员’、‘学龄前’、‘留学 (微博) ’、‘退学’等,从一个小小的组词游戏就可以看出他们在课外接触面的多元化趋势。”
很多老师反映,“00后”学生在课堂上很活跃,他们愿意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得课堂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很多时候话题被学生扯出很远,甚至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因此,未必所有老师都会喜欢或者能够掌控这样的课堂。
分数为重,还是先满足学生心理?
“孩子们对世界的判断已和我们有很大不同,但课堂上还是很少有老师意识到发生在学生身上的这些深刻变化。”开学初,长宁区教育学院张邦浩老师到一所小学听课,下课和身边的学生闲聊,发现孩子已经把刚发下来的语文书都看了个遍,而且能够说出最喜欢哪一篇。“很多老师对此并不了解,上课仍然照本宣科,学生的学习心理就得不到满足。”张邦浩曾听一个青年教师上课,基本是跟着教参走。有学生不买账,老师总结完,他就在底下略带“挑衅”地说:“老师,你还少讲了一点。”而更多的学生会到网络空间调侃、揶揄那些讲课缺乏新意的老师,以发泄自己的不满。
张邦浩说,评价一堂好课,不仅要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还要看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但他发现,对于学生的变化,教师的意识还是缺乏的。“大部分教师上课还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目光还是聚焦在分数的提高上。”
“有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难对付,其实是他们采用的教育方法太老套了。”张邦浩认为,老师如果把以往的经验简单移植到现在的学生身上,很可能会不灵验。“老师要不断研究学生,根据现实情况调整教育教学方法。”
学生跟着老师走,还是教学跟着学生变?
“教学要适应学生发展,教师必须首先读懂学生。”张邦浩曾参与一项“小学生幸福感”的调查,个别访谈时,“00后”学生表现得“爱憎分明”:他们最喜欢“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自己的作文被当作范文读出来”和“同学选自己做班干部”;最不喜欢“老师不给自己发言机会”和“小干部给老师打小报告”。
这些略带孩子气的“喜欢”和“不喜欢”,在张邦浩看来恰恰是反映了“00后”学生身上表现最为突出的“自我意识”。他经常在一些公开课上看到,老师担心影响教学效果,会偏向于请乖巧的女孩回答问题,而那些积极举手的男生会因为表达的愿望得不到满足而失落。“‘00后’学生更渴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校校长张人利和老师们通过调查对“00后”学生有了很多新认识:现在学生喜欢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讲起自己感兴趣的事来头头是道,但他们也反映,课堂上很多时候老师仍然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学生学习中碰到困难,家长会说,有不懂的去问老师,但调查下来,绝大部分学生碰到问题,不是问老师,而是问同学。
针对“00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静教院附校主张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大力推进“后茶馆式教学”,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的话题往往不是老师指定,而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
同时,改变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要求:以前强调上课认真听讲,发言要举手;现在则鼓励学生既会自主学习,也会合作学习,鼓励他们既要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也要学会倾听。“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变化而变化,才能不断满足他们的需求。”张人利说。
本栏目标明转载文章的出处,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如有),但本栏目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如发现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顶一下
踩一下
回首页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匿名用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