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指导中考作文如何拟题? - 中考
2010-06-12 来源:中华语文网 我要评论(0)
一、导语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准确、新颖的题目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能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近年来,中考作文中出现的话题作文,要求学生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进一步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但是与传统的命题作文相比,作文时就必须具备基本的拟题能力。有时,一个话题作文,阅卷老师一看题目,便知文章的优劣,一点也不夸张,这并非是说老师阅卷时不看文章的内容,而是从相关的题目的比较中已能做出初步的判断,如果文章的内容尚可,往往先入为主,那文章的分数自然就会上去了。因此,给文章拟一个准确新颖的标题非常重要。
二、导写零距离
关于考场作文的拟题问题主要集中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拟题的时机问题。有些同学拿到话题作文就急急忙忙在拟题上下功夫,结果影响了作文内容的选材和构思,还有些同学作文写好了再拟题,有时又想不到一个比较好的题目,最后只好随随便便拟一个,匆忙交卷。二是拟题的方法问题。怎样才能拟出一个紧扣文章内容新颖生动又有文采的题目?
1、拟题时机
给话题作文拟题,并没有固定的时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作文拟题更是如此,在作文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对于同一个话题,有的同学一看到它,头脑中马上就形成一个新颖生动的题目,虽然,这时候他的内容还没想好,就连文章写什么他都不知道。还有些同学,见到话题之后,头脑中就立即在搜索与话题有关的信息,如:人物、事件、场景等等。因此,我们说拟题的时机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并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比较好的作文题目“妙手偶得之”的情形是经常会有的。因此我们建议同学们在拟题的时候宜缓不宜急,如果能一下子想出一个好的题目并依之构思行文,当然最好,但一时找不出合适的题目,也不要为之愁眉苦脸,绞尽脑汁。不妨把想到的几个题目都写下来,写在草稿纸上,稍后,再加以整理归纳,不能因为拟题而干扰了你文章思路的进程。有时你会发现,刚开始定了个题目,自己还比较满意,但随着文章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者论证思路的进程,初定的题目又不能适应文章的内容的发展了,这时就应该及时地调整思路,一定要把好的内容写出来,标题可再进行增、删、改,因为好的文章毕竟是靠丰富充实的内容来感染读者的。如下面这个话题:
以“诗”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有一位考场满分作文的同学,谈他写作时的拟题经过,起初,他看到这个话题,想到自己从小就背了许多的诗歌,初定为“我和诗歌”,接着写自己从小受到爷爷的熏陶,爱背唐诗,童年时怎样,小学时怎样,初中时又怎样受到感染,他灵机一动将题目改为“诗,伴随我成长”。当他接下去写到游子思乡,母爱亲情,山水田园等诗歌题材,从而领悟到生活的内涵时,他又将题目改为“生活因诗而精彩”,这样他在写作的过程中完成了拟题的优化过程。显然“我和诗歌”就显得比较俗气,“诗,伴随我成长”就显得生动些,而“生活因诗而精彩”则既能涵盖文章的内容,又显得比较新颖。
以上的这个事例,可以说明在写作过程中拟出的题目是构思行文时自然酝酿的结果,这样的文题往往是比较理想的。在考场作文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受到已拟标题的限制,削足适履,得不偿失。
还有些同学,往往文章已经写好了,标题还没有最后敲定,这时候就要回过头来,把自己的文章整体上读两遍,想一想文章的中心,再把话题斟酌斟酌,经过精心筛选,也应当能拟出一个合适的标题来。
总之,我们提倡拟标题的时机,宜缓不宜急,即使是“妙手偶得之”的标题,在文章写好之后,也要结合内容再看一看,为了达到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目的,要仔细推敲。
2、拟题的方法
拟题的方法很多,对于不同的话题,我们要区别对待,最基本的方法是“大题小作”“化虚为实”。
所谓“大题小作”“化虚为实”就是指将那些抽象的,宽泛的,能表现多个主题或是外延较大的话题,从标题入手,力求从一个很小的角度,从一个侧面切入,把话题落实到具体的人、事、物上,因此初步拟题的过程,实际也是一个构思立意,初步确定写作内容的过程。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拟题的过程和方法都不是一层不变的,这里为了便于同学们掌握,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添加成分法
几乎所有的大话题都可以用此方法,就是在话题关键词语的前面或后面添加新词,对其进行限制或补充,以缩小写作的范围。如以“宽容”为话题,可拟成记叙文题:《感悟宽容》、《宽容他人》、《宽容自己》、《这也是宽容》、《宽容是阳光》、《在宽容中成长》;可拟成议论文题:《谈宽容》、《宽容的力量》、《拒绝宽容》、《学会宽容》、《宽容之后的思考》等。
由此可看出,通过在话题前后添加修饰性词语,从而使文章的选材范围的指向更加明确,更集中,也使文章的切入点更小,更便于写作。
(2)引用法
这也是考场成功作文常用的拟题方法之一。同学们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古典诗词、成语格言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到拟题中来,往往会受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因为这些都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含蓄隽永,精炼紧凑。
如以“习惯”为话题,可拟为《勿以善小而不为》、《祸患常积于忽微》;以“声音”为话题可拟为《此时无声胜有声》;以“读书”为话题可拟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有时为了使自己的文章具有新鲜感和时代气息,引用流行的广告语和歌名、歌词、名著篇名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对那些流传甚广的,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改编。如:以“体验”为话题可拟为《滴滴香浓,意犹未尽》、《心太软》、《擦干泪,不用怕》;以“自我与他人”为话题,可拟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以“宽容”为话题可拟为《一笑而过》(那英)、《都是宽容惹的祸》(改自《都是月亮惹的祸》);以“友谊”为话题可拟为《百年孤独》(马尔克斯的同名小说)。以“道德”为话题,可拟为:《道德苦旅》(余秋雨《文化苦旅》)、《葛朗台的新生》等。
(3)反常法
反常法,就是在拟题时克服常规的思维定势,或者违反常情,使拟出的题目具有出奇制胜的效果。
如以“竞争”为话题,可拟为《感谢对手》、《以败为荣》;以“素质教育”为话题,可拟为《真想做个后进生》、《渴望生病》;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可拟为《给生活加点苦吧》等。
(4)符号法
符号法,就是指运用数学符号和标点符号来拟题。这种方法既能一目了然的概括文章的内容,又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往往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以“素质教育”为话题,可拟为《7+1>8》、《成绩≠素质》等,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可拟为《生活--???》(生活充满了新鲜,需要随时关注) ,以“合作”为话题,可拟为,《1+1>2》;以“成才”为话题,可拟为《天才=勤奋+汗水+方法》。当然拟题的方法远远不只是这几种,这就要求考生平时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考场上要能灵活的进行运用,多留心电视广播和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有特色的语句。如美伊战争期间,某报就曾发表了一则《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评论,这样的标题不由得令人拍案叫绝,真使人过目不忘。
三、超越无极限
请根据下列话题拟题。
话题1:以“奉献”为话题,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思路点拨:
(1)用添加成分法拟出的标题:
《爱的奉献》、《奉献自我》、《奉献的力量》、《奉献是阳光.》、《学会奉献》、《谈奉献》、
(2)用引用法拟出的标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引用古诗文拟题,用比喻修辞写出人的奉献精神)
《化作春泥更护花》(引用古诗文,比喻人晚年的奉献精神)
《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引用成语拟题,可将英雄人物的事迹演绎成文,如:任长霞、孔繁森等)
《这是心的呼唤》、《爱的春风》、《生命的源泉》、《这是爱的奉献》(引用歌名、歌词拟题)
四、升格平台
文章的标题很重要,但它能起的作用也就只能是锦上添花,我们也不能把它的作用夸大到不适当的程度,写文章是一个整体的过程,要拟出一个新颖、含蓄、准确、凝练的标题还必须在审题立意上下功夫,我们更不能为了追求题目的新颖别致而不顾文章的内容,毕竟文章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作文拟题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误区之一:拟题空乏
这些同学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一是缺乏基本的拟题能力,对话题作文“大题小作”“化虚为实”的基本方法还没有掌握;二是为了追求与众不同、一味求新导致拟题失误。
如以“收藏”为话题,有的同学拟成《收藏宇宙》、《收藏地球》,依之行文不着边际,与自身的生活脱节,没有具体的人、事、物可感,导致文章的内容空洞。
误区之二:偏离话题
话题作文如果拟题不准确,失之偏颇,很容易使文章的内容偏离中心。如以“我和学校”为话题,有的同学将之拟为《学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虽然这位同学的文题较新,但却不够准确,因为文章的内容中没有“我”。再如2005年陕西的一位考生,写的作文题目是《窗外的冬天演奏会》,它采用的是小标题的形式写了“进行曲——圆舞曲——交响曲”,但文章中没有一处紧扣题眼“窗外”的地方,这都是很好的教训。
本栏目标明转载文章的出处,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如有),但本栏目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如发现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顶一下
踩一下
回首页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匿名用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