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指南:20个中考志愿填报经典个例(2) - 中考
2008-05-06 来源:武汉晨报 我要评论(0)
编者按:中考志愿填报将于8日开始。志愿如何填得准填得好,也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五一期间,晨报记者特地采访了20位往届生及指导志愿填报多年的班主任们,请他们谈谈各自的亲身体验,说说各自的经验与教训,力求能给本届中考生及家长们一些启示。
【个案11】
志愿估低7.5却未进名校
去年,一名尖子生中考位置值7.5,由于志愿估低,却未能考入本市知名高中。昨日,这名尖子生的班主任,卓刀泉中学李林艳老师受访时称,对于潜力型考生而言,第一志愿不妨冲一冲,跳一跳。
李林艳,卓刀泉中学初一班主任,去年带初三毕业班。她说,去年班上一名尖子生在填报志愿时,想冲华师一附中,但由于科学课成绩不是特别稳定,父母担心孩子中考科学课考砸,不敢冒险填报。为保险起见,最终孩子选择了区内一所省示范高中。中考成绩出炉,尖子生也傻了眼:位置值7.5。
在只能填一个省示范高中志愿的情况下,家人选择了把握更大的学校,也不失为保险之举。李林艳说,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定,并多和科任老师及班主任沟通,如果孩子属于“潜力股”,最后阶段学习势头好,不妨冲一下名校。
【个案12】
父母意见不一 孩子志愿非自愿
父母意见不一,导致孩子志愿非自愿。昨日,华师一附中初中部一名班主任受访时说,中考志愿填好,有两个要素:一是参考平时成绩和调考分数找准位置;二是当家人意见相左时,一定要听从孩子个人意愿。
这名班主任去年曾带初三,班上一名学生志愿让他至今印象深刻。填志愿前,父母曾为孩子志愿争吵不休。孩子想报华师一国际部,但父亲认为,家庭现有经济条件难以承受,劝说孩子报考另一所省示范,而母亲支持孩子的想法。争执的结果是,按父亲的意见来。
中考成绩揭榜,该生可上华师一国际部,但因志愿最终去了父亲填报的省示范。为此,孩子耿耿于怀,开学后,一直有情绪。作为初中班主任,也曾出面做过学生工作,“毕竟与名校擦肩而过,孩子落下了心结”。
这位班主任建议,如果中考志愿家人判断不一时,一定要听从孩子意愿,志愿应是孩子自愿。即便难以达到孩子目标,也应尊重孩子,努力说服孩子。
【个案13】
过于自信指令生变三限生
亮亮,前年毕业于杨园中学,中考位置值16.5,当初第一志愿填报的是武汉中学,但当年武汉中学指令生位置值为15.5,最终亮亮以每年8000元的代价成为武汉中学的三限生。
亮亮的爸爸惠先生昨日受访时说,儿子原本可读14中指令生,可由于过于自信,指令变三限。“如果当初志愿填报得当,完全可以不花大代价上一所省示范。”
惠先生说,现在看来,志愿填报过后,家长没有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由于孩子先前在武汉中学的免试生测试中落败,因此执意要读武汉中学;调考状态不错,势头很好,数学也一直是孩子的强势科目,可志愿填报过后,孩子却放松了数学科目的巩固复习,强势科目最后成了影响中考的“跛腿”。
惠先生建议,对于发挥不稳定的学生,志愿还是保守起见,尽量听从孩子个人意愿,但要密切关注孩子志愿后的心理状况。平时成绩、临战的心理状况以及各校以后的发展趋势都是家长应该在志愿填报前需做的功课。
[next]
【个案14】
家长图名气孩子很受伤
家长放不下自己的面子,主观为孩子选择以“三限生”进名校,结果入学后,孩子仍跟不上,自信心遭受打击。去年带初三年级的卓刀泉中学张老师称,中考志愿填报当填适合孩子能力的学校,而不是盲目攀比名校名气。
张老师介绍,去年带的初三班上有名女生,中考位置值为21。填报中考志愿时,老师曾跟家长建议,让孩子选一所区内的市示范高中,但家长心仪名校,“宁做凤尾,不做鸡头”。正值区内一省示范高中扩招三限生时,花大力气让孩子挤进了省示范三限生。其实孩子本人并不想去省示范。
从目前反馈的情况来看,这名女生学习感到吃力,即使在省示范的平行班中,成绩也并不尽如人意。张老师称,如果当初家长放下面子,让孩子进市示范的重点班,孩子会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
【个案15】
“临界生”切勿高填低就
处于边缘线的临界生如何填报志愿?华师一附中初中部去年带班的一老师建言,临界生要看准自己的位置,否则高填低就都将是无效志愿。
处在边缘线的考生,如处于省示范和市示范之间的这类学生,如果老是盯着几所省示范名校,报考人数一多,人涨分高,很有可能落到二类学校。临界生志愿千万莫跟风。这名老师回忆,去年班上曾有部分处于边缘线的学生,志愿因为过高,而最终退而求其次,选择市示范校。
该老师建议,如果四月调考发挥有失水准,考生志愿可以适当报高;如果调考超水平发挥,一定要认真分析,中考还有没有上升空间,保险起见,填报志愿最好平报或者低报。
对于家庭经济基础好的学生,不妨大胆填报三限生,多一个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可多方面了解哪些学校有宏志班。
【个案16】
孩子塞进名校未必结好果
茜茜,某高中高一学生,去年中考位置值13.5。其父受访时称,孩子自制力不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弱。高一进校时,成绩在年级前100名,现在已滑至200名左右。说到中考志愿,茜茜的爸爸黄先生有些后悔:“当初我们应该多考察几所高中,找准最适合孩子学习习惯的学校。”
卓刀泉中学语文老师滕卫红说,她认识一名尖子生,初中在校成绩一直比较平稳,中考志愿填报时,父母为孩子选择了一所非常有名的省示范高中。可孩子进入这所名校后,成绩下滑得非常厉害:由进校时的全年级136名滑到全年级730名。
这名尖子生的父母不得已为孩子转校,由名校转至一所名气稍小、但对学生各方面管得很严的高中。孩子重新找回自信,各科成绩表现出色。滕卫红说,这名尖子生在初中擂得很紧,学校管理很严,而那所知名高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孩子入校后非常不适应,成绩陡降。滕卫红称,这是志愿填报失败的典型案例,通过此个例,悟出一个准则:无论什么学校,适应孩子才最重要。
[next]
【个案17】
稳定生志愿莫“拔高”
黄婧,武钢三中高三学生,说到当初的中考志愿,黄婧和父亲都感到很庆幸。黄婧的父亲是武汉船用机械公司的一名职工,黄先生说,女儿初三全学年成绩非常稳定,总分成绩始终排在全年级前6名。
当年初三元月调考,黄婧总分约600多分。黄先生向班主任咨询了女儿的学习情况,班主任对黄婧考入武钢三中信心满满。与此同时,黄先生从报上获得了大量的招生信息,欣喜地发现女儿具备报考武汉二中及外校等知名高中的实力。
欣喜过后,黄先生又感到一丝忧虑。模考成绩越高,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人上升空间也愈小,每进步一分都要付出较别人多得多的努力。而黄婧的模拟考试总分排名始终顽固地占据着第六名。
黄婧说,当时确有志向报考武汉二中,但连她自己都担心中考发挥失常,心里压力很大。最后,父女俩在填志愿时,认真商量决定:既然不敢妄然“跳一跳”,不妨报考把握较大的武钢三中,求个稳妥。两年多的高中生活,黄婧称收获很多。她个人建议,对于发挥稳定的考生,以“求稳”的心态填志愿不失保险之举。
【个案18】
两个基本点:适合和发展
杨亦歆,华师一附中高二学生,父亲从事证券业工作。
杨先生说,当初决定报考华师一附中,完全是女儿个人的决定。他介绍,杨亦歆初中成绩一直居于前列,初三模拟考试的总分排名常位于全年级前10名,最好的成绩为全年级第二名。
“以当初的状态而言,杨亦歆考进任何一所省示范高中都没有悬念。”杨先生称,但全家人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哪所学校最适合女儿将来的发展。孩子各科成绩都比较均衡,但总体说,理科优于文科。综合考量,最后志愿决定听从孩子个人意见,女儿心仪华师一附中,家长也并无异议。
作为往届中考生家长,杨先生认为,高中阶段对于孩子而言很关键,自学习惯的形成,思维能力的提高等都在此阶段得到大幅提升。他个人建议,中考志愿看两点:学校适不适合孩子个性;高中三年,孩子能否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个案19】
中上生不妨“跳一跳”
洪山区的李女士是位有心的妈妈。早在各高中搞校园开放日时,就把女儿带到各个高中感受校园氛围。当时,女儿对武昌的一所省示范高中很感兴趣,认为校园美、学风好,并表示以后在此读高中会过得很快乐。李女士趁此机会鼓励女儿,抓紧最后两个月,争取“跳一跳”。
李女士说,女儿初三成绩在班级中等偏上,处在跳一跳能考上省示范高中的状态,还是有一定潜力可挖掘。中考前的最后阶段成绩进步蛮大,四月调考一下子跻身全年级前50名。这时,全家人一门心思“盯”牢了武昌一省示范名校。
“填志愿固然重要,但中考成绩更重要。”李女士说,家长最好的策略就是鼓励孩子考前加把劲,尽量不给孩子加压,多给他们信心,让孩子考出他们应有的成绩。
【个案20】
舍“三限”选做“鸡头”
易先生是武汉重工铸锻公司的一名职工,女儿现为湖大附中一名高中生。当年初中成绩中等偏上,元月和四月调考成绩均介于480至490分之间,和重点线打了“擦边球”。
在中考填报志愿时,全家人采取了“梯度式”战略:第一志愿填报49中,因为当时女儿四月调考成绩达到了49中的指令计划,一旦女儿中考发挥失常,还可以争取“三限生”名额;市示范学校中,女儿填报的是去年录取位置值较高的湖大附中。
中考成绩出来后,女儿的总分只能上49中的“三限生”。全家人经过再三权衡,最后选择了市示范湖大附中。易先生的理由是,一些二类高中对学生积累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更适应女儿的学习和发展,女儿在那里能得到各科老师更多的重视。
他建议,填报志愿不要盲目攀比,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更重要,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顶一下
踩一下
回首页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匿名用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