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假如中学生来“青歌赛”答题 - 中考
2008-04-16 来源:北京晚报|http://www.ben.com.cn/ 我要评论(0)
随着第13届央视“青歌赛”热播,人门也热谈部分选手的答题内容:把“杯水车薪”理解为“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的工钱”,把《青春之歌》的作者答为陈独秀……
虽然考核的主要是中学知识,但是得分普遍不高。
假如中学生来“青歌赛”答题,会是怎样的情况?
中学生能答得更好一些?可能,但也未必。“青歌赛”上不少综合知识考核的试题涉及面还是比较宽的,而“全能运动员”毕竟是为数不多,对知识的掌握也有盲点。
中学生能答得轻松一些?可能,但也未必。因为在他们看来,来“青歌赛”答题也是考试啊。“考试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是我们从小就被强化的理念:考试影响深远!如果是代表一个单位来参赛、考试,就难免像“青歌赛”选手一样紧紧张张、战战兢兢。
仍是“应试”惹的祸!
测试题本身并非“面目可憎”。评委余秋雨点评时,观众听得饶有兴趣。这说明题目包含的文化内涵很丰富,很有趣。
看着“青歌赛”上一些选手答题时的痛苦情形,我们作为“旁观者”清醒、轻松,深感需要“快乐应试”。在终身教育的信息时代,学习应该是一种习惯,一次考试不过是一次学习,应该去享受这一过程。
早在100年前,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就提出了快乐教育,他有一著名观点:“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至今让人津津乐道。德国人比较刻板,可是他们很强调在教育中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美国,小学是“孩子的乐园”。据说,不会说英语的华裔孩子照样爱上学。也许有人会说,那美国的小学不尽是玩了吗?其实不然,而是寓教于乐。
假如中学生来“青歌赛”答题,我们想看到他们怎样的精神面貌?不论答得怎样,首先应该是轻松的、快乐的、自信的。在这种状态下答题,在这种状态下学习,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期盼。
贾晓宏
顶一下
踩一下
回首页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匿名用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