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势二:不可忽视半命题作文 - 中考
2007-11-15 来源:新浪考试|http://edu.sina.com.cn/ 我要评论(0)
不可忽视半命题作文
笔者从2007年全国各地的110道作文题目中粗略统计了一下,半命题作文占了26道,约占24%,可见从中考作文命题方式来看,半命题作文渐渐回归,也受命题者的青睐,我们在训练中不可忽视。
且看2007年全国各地部分中考半命题作文:
1、山东枣庄
作文试题:假如我能_____
2、嘉兴市
我自豪,因为我的学校,我的班级;我自豪,因为我的父母,我的朋友;我自豪,因为我的奋斗,我的成功……
请以“我因 而自豪”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2)文体不限(3)字数不少于600(诗歌不少于20行);(4)不得抄袭;(5)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3、扬州
“吃”,可能是我们接触最多、关注最多的字眼之一。吃、穿、住、行.“吃”为先。爷爷爱吃咸,爸爸爱吃甜;江苏人爱吃米,山西人爱吃面;“吃”,能折射出生活、社会,说不定还蕴含着哲理和文化呢。
请在“吃”后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将题目补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吃_________
示例:~西瓜、~的趣事、~食堂的日子,~的变化、~在扬州、~瘪、~香、~亏是福。(不必受示例的限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其他文字。)
要求:①除诗瞅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4、江苏省无锡市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历史上的伟人、名人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成长,如孔子、孟子、张衡等伟人名人的人格、学识、作品,对后人的教育意义是巨大的,许多人正是在他们的引领下取得成绩,走向成功的,在你的三年初中语文生活中你肯定也被这些伟人、名人感动过、激励过,以至不能忘怀。
请以"我在__________的引领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所填人物应从中国古代伟人、名人中选取。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5、盐城市
亲爱的同学,在你成长的历程中,有时一个平凡或伟大的人,一句平常或深刻的话,一件普通或重大的事……往往能改变你的思想,你的性格,你的命运。
请以"________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文体不限。注意(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中不得出现真是的人名、地名、校名。
6、广西百色市
当你沉浸于孩儿的记忆时,就让那记忆像门前的小河般流过吧,人总要学着长大的;当你为失意痛苦而悲伤时,就让那失意痛苦像门前小河般流过吧,人总要学会忍耐的;当你为成功而喝彩时,就让那喝彩也像门前小河般流过吧,更美的风景在前头等着你呢……
请以“让 像门前小河般流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并将题目抄在作文稿的第一行正中。②文体不限,文字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
[next]
7、北京市中考作文题(新课标)
题目:动力来自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8、义乌
按要求作文。(60分)
走进自然,我们领略景色之美;亲近大师,我们感受哲理之美;享受亲情,我们体验生活之美;展现才华,我们成就青春之美……生活并不缺少美。美,就在我们身边。请以“ 真美”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大胆想象,讲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自选。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6行。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点拨
对于半命题作文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将题目中所缺的部分补齐,使半命题作文“变”成自己所熟悉的命题作文。那么如何补全、补好半命题作文题目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研究已给的题目部分
由于半命题作文所提供的作文题目不完整,这样,我们在审题时,要先审明已提供的题目部分所包含的意思,以及各种限制条件,为下一步补全题目、立意、选材等做好准备。
有的题目.指明了立意的方向:如“ 启示了我”(2006年山东青岛市中考作文题).这其中的“启示”就提示我们在写作时,重点应把握住给了“我”什么启示、怎样启示了“我”。有的题目,规定了选材的范围:如“在迎接 的日子里”(2006年云南昆明市中考作文题),这其中就规定了取材的时间范围是在迎接某某的日子里,而不是其他时间。
(二)补全题目常用方法
1.避生就熟
同样的半命题作文。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越是熟悉的角度、内容,我们写作时的把握也就越大。补全题目,首先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
如“坦然看 ”(2006年黑龙江省中考作文题)。命题者在题目后提供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成功”、“挫折”、“生活”……但不是我们每个人对这几个方面都熟悉,写起来都能写好。我们还可以另外选择,比如离别、荣誉、失败、获奖等.把写作内容转移到自己熟悉的方面。
2.化大为小
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人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
比如“告别 ”(2006年江苏常州市中考作文题)。实际上。“告别”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如果我们不从一个具体的角度来切入.这篇文章写起来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泛泛而谈。但是,如果以“告别自卑”、“告别初三”等这样具体的角度来切入,那么就容易把文章的内容写得充实、具体。
3.运用修辞手法
如“ 是 ”(2006年湖北荆州市中考作文题),有考生拟题为“心愿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就采用了,明喻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
4.运用组合
如“沐浴在 ”这个作文题.有考生就将英语单词组合于题目中成“沐浴在English中”.新颖别致。再如,“ 的背后”(2006年湖北仙桃市中考作文题).有考生运用组合的方法.以“2>5的背后”为题,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令人拍案叫绝。
[next]
真题回放
作文题目:让 走进心灵。
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善良”、“勇敢”、“快乐”、“感恩”、“春天”、“音乐”、“明月清风”、“崇高的精神”、“灿烂的阳光”等(可根据自己需要填写其他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章不少于500字,不超过900字。文体不限,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否则扣分。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2006年广东深圳市中考作文题)
[文题诠释]
要写好这篇作文,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准确审题主题求新。写作时一定要紧扣“走进”与“心灵”做文章。“走进”是方式,是手段;“心灵”是根本,是归宿。“走进”是出彩的关键,“心灵”是写作的基础,可以说任何美好的美德与精神,都可以成为下笔的素材,考生可以从试题的提示语入笔,也可以透过提示语后面的省略号寻找更适合自己写作的新颖题材。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作文只是对某种美德的简单赞美,而对渴望的美德缺少讲述的过程,内容就会偏离题意。
二是细腻描写情感求真。用什么方式才能让美好的品德与精神“走进心灵”呢?这是文章能不能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将情感放在波澜曲折的情节里展示就很巧,正所谓不经历风雨,哪会看见彩虹,也许正是由于在生活中经历了坎坷与不幸,经历了失败与困苦,自己对某种美德的渴望与追求才会显得真实可信;也可以将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通过不同时期的不同景物来表露自我心迹。不过,不管用何种方式来表达,抓住人物心理的变化做文章,是很重要的。
三是善用修辞语言求美。写情感类的文章,不少考生往往重视了心理的刻划,忽视了语言的雕琢,以致内容充实而语言难以出众,具体地说,我们可以用比喻与排比的手法来写景物或抒发情感,可以借用诗词或典故来增添底蕴,做到了这点,你的文章自然就文质兼美了。
[考场佳作]
让民族精神走进心灵(演讲稿)
深圳一考生
各位评委、各位同学: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让民族精神走进心灵”。
有人说,民族精神如一缕春风,像寒冷时母亲给儿女们送来的温暖;有人说,民族精神是一泓清泉,像酷热时母亲为儿女们扇出的凉风。
突破空间的约束,翱翔历史的长空,我们的热血会开始沸腾。“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文天祥《指南录》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们的激情四处燃烧。突破时间的缚束,我的思绪会变得飘逸。“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言语更是让我们为之震撼。
是什么让他们如此信念坚定?是什么让他们奋不顾身?是母亲,是祖国,赋予了他们伟大的精神——民族精神。不必说远古的屈原、文天祥,也不必说近代的关天培、林则徐,感受一下你所熟知的生活,你会发现我们有着同样的思想感情,透过“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语,我们看到了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
朋友,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饭菜时,可曾想起“粒粒皆辛苦”,可曾想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当我们谈论学习为了什么时,可曾想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总理?当我们高谈阔论军事之强时,可曾想到为国争光的钱学森?当我们高谈阔论科学发展之时,可曾想起航天英雄杨利伟呢?
是它——民族精神,让母亲美得无与伦比,让我们刻骨铭心,让我们高歌母亲的伟大,高歌民族精神的源远流长,共创美好的明天吧!
[特色点评]
对于以情感为主题的文章,我们强调要化大为小,学会透过细小的事件展示人物之间的深厚情感,而这篇文章反其道而行,演讲者从“民族精神”这一大气的角度切入,可谓新意顿生。开篇的一组排比句,比喻生动准确,语言气势恢宏;接着荡开一笔,将目光落到历史英雄身上,从热爱国家的文天祥,到忧国忧民的屈原,到笑对死亡的谭嗣同,无不闪烁着民族精神的光芒。文章事例丰富、情感充沛,能够起到震撼人心的效果。最后文章落笔于现实生活,将四位现代人物的行为用一组排比句引出,连用四问,直叩读者心扉,主题极为深刻。
跟踪训练
半命题作文:这里有______(如亲情、信任、希望、欢乐、竞争、春天、阳光、丰富的宝藏等)提示:括号内所提供的词语可选用,也可不用;务必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解读】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从审题的角度看,难度不大,几乎生活中的故事都可作为写作素材。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先把题填好,如果来个“先文而后题”那就要陷入盲目作文了,有的考生作文后连题目都忘了填就更可笑了。文题“这里有 ”,首先明确了考生要选定自己生活的特定的环境、状况或特色。然后是确定题材。填充文题,关键是要找一个词,这个词能恰当地概括自己确定的题材,反映出自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文题括号里所提供的词语都是社会上很时尚的,并且是中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你从中选取一个自己最有把握、最熟悉的、最有内容可写的词语进行构思即可。当然也可以另选词语,要注意思想积极向上,着力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最后开笔作文时不能忘了,你填充的词语就是你全文的线索。
顶一下
踩一下
回首页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匿名用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