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高考 > 正文

高考成功有捷径 避免在高兴状态下丢分 - 高考

2010-09-30 来源:新浪教育 我要评论(0)


  本文选自《高考金刊》杂志的博客。

  相  阳:中国著名考试研究专家。1983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1987—1997年,在原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统计技术处工作,主要负责高考命题及考生分析评价,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探索,相阳对中国高考有很深的了解,熟知高考命题的实施过程、命题的思路与规律。他创立的“相阳科学应考教育集团”已帮助数万名考生成功考取理想大学。

  无数实例及研究表明:在当前形势下,高考取得成功是有捷径可走的!这里透视命题中的三个关键问题,以此帮助同学们走上高考成功的捷径。

  解决好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在高考强调能力立意的背景下,我们揭示出在命题中如何看待知识、思想方法和能力这三者的关系至关重要,对备考方法的调整将起到强有力的导向作用。

  一、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知识是基础、是载体,强调的是使学科中的知识立体化、体系化、网络化,关于知识网络请大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 知识网络应该是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形成的,而不是靠背老师给总结出的或教辅书上的知识体系图表形成的。
  2. 知识网络不是单一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应该包含相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 知识网络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会随着同学们知识的丰富和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的。

  二、注重学科思维的养成

  思想方法是核心、是手段,强调的是各学科本身的思想方法以及将这些思想方法综合起来,超越学科本身,但必须是高中生应能具备的思想方法。

  当前的高考十分重视学科思想方法的考核,命题教师喜好那些能够反映学科思维特点的题目。我们回过头来认真分析一下近年的考题,就会发现几乎所有比较重要的题目都对同学们的学科思想方法提出了一定分值的要求,如果同学们在平时复习时能够主动地按这样的思路进行思考,那在考试中肯定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对很多考题都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三、培养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

  在备考中,我们还是要回归到各个学科的基础上来,先把各个知识弄明白,然后逐渐理解、掌握各个学科的思想方法,并进行综合,能力的形成就水到渠成了。

  对高考试题难度的几点认识

  一、四大类试题

  四层次的题目是为不同层次的考生准备的,同学们自己如能够对号入座,将实现最高效率。
  送分题:主要是基础性的试题。该类题不一定是小题,还包括一些综合题或大题中的某些小问。
  中档题:主要是方法、技巧性的试题。要求成绩中等以上的同学都能较好地完成。
  高档题:主要是思维、综合、创新、开放性的试题。是拉开分数差距的题,基本上是能否考上重点大学与非重点大学的区别。
  潜能题:是为那些有潜能、思维灵活的学生准备的。

  二、试题难度值包含的意思

  1. 试题本身的难度。
  2. 答题的时间效率。

  在当前的高考中,高考与其说考能力,不如说是考时间的科学安排。应该说我们现在的高考题,对于中等偏上的同学们来说只要给出足够的时间都能够得高分。这时竞争主要来自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分数,也就是时间的合理安排。我们通过分析考生单位时间的得分有效性来区别其水平的高低。

  三、安排难题时的一些考虑

  1. 长题不难:阅读量大的题目、答题文字量大的题目一般都不是很难。纵观历年考题,这样的例子多如牛毛。
  2. 难题不后:全卷最难的题一般在试卷中间靠后的位置,最后一道题往往不是最难的题目。
  3. 会者不难:也就是那些貌似很难的题目,其实往往就是隔着一层窗户纸(或者就是一个门槛),突破了它(或迈过去),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了。
  这类题目贴近学生的实际,但对于那些死读书的同学而言这类题目就比较难了,虽然试卷留给了大家一定的答题时间,但他们无事可做。反之对于那些学得比较灵活的同学们来讲,这类题目又是比较容易的,回答起来得心应手。
  4. 新题不难:新题难度一般控制在0.4左右,同时这类题目的区分度也不高。

  避免在高兴状态下丢分

  让同学们在高兴状态下丢分是命题老师的一种追求,也是惯用手段。一方面要对同学们进行人文关怀,让大家充分发挥水平;另一方面又要拉开不同层次考生间的距离。总结近几年同学们的答题情况,在高考中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四种现象:

  一、审题不仔细、不认真

  1. 对容易的题目,考生看题一目十行,对题目仅仅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就按照自己掌握的答案迅速答题。
  2. 对熟悉的题目(背景策略、设问方式),按照自己的惯性思维想当然答题。
  3. 一般情况下,中等偏上的考生对于相对容易的、熟悉的题目容易出现大意问题。因为他们答题时间有些紧张,同时很多题目又都会做,于是就会在容易题上抢时间。
  4. 命题老师不可能把市面上流行的试题原封不动地拿来成为高考题,一定会加以改造,题干可能改动不大,但是答案会有很大的变化。如果同学们不认真审题,认为押中题了,兴奋之中把掌握的答案一字不差地写下来,以为可以得满分,但一对照答案,就会目瞪口呆。

  二、解题思路不灵活,陷入命题老师设立的陷阱

  现在的高考题对备考中的各种模式化备考方式进行冲击,也就是同学们用这些模式化的方法和技巧答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甚至可能做不出来。

  例(高考填空题)△ABC,O点为BC边中点,过O点做一条直线交AB于M点,交AC于N点。已知:AB=mAM;AC=nAN。求m+n。

  该题已知条件很简单,谁都能看懂,而且都会认为能做。但真要做下去,就会发现无从下手。于是有同学开始填辅助线,还有同学建了个直角坐标系,用解析几何的方法解题。这些传统的模式化的方法实在是不高明,费时不少,而且很容易出错。

  实际上,该题是填空题,这就为我们使用特值法提供了条件。我们可以选一条特殊的直线MN进行求解。我们可以让M和B点重合,N和C点重合,于是m=1,n=1,那么m+n=2。答案这么简单就出来了。

  三、答题不规范

  1. 同学们由于平时对某些知识掌握含糊、不准确;对熟悉的题目没有深入思考,对评分标准把握不准,平时学习严谨性不足,与参考答案有出入(中等偏上的试题对此要求非常高)。
  2. 现在高考的重要试题要求同学们能够组织答案,答题时,很多同学只解决了表面的问题,更深层、更本质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例:在数学解析几何中,经常有圆锥曲线和直线相交的情况,这时我们把两个方程联立,就会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同学们看见了自己非常熟悉的一元二次方程,马上条件反射式地想到韦达定理,立即使用。这样做,最后的结论不会错,但在高考阅卷中一定会被扣分。因为,在不知道前提是否成立的情况下,你擅自使用韦达定理,逻辑混乱!你应该先说明,该方程的确是一元二次方程,要说明二次项系数不为零,同时该方程有两个实根。

  上述这些问题的出现,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同学们的浮躁、紧张、粗心和习惯不好,也不应完全归咎为教学任务重、复习时间紧、高考评分标准太严格等原因。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学生科学素养差以及缺乏严谨的治学精神。

 

  本栏目标明转载文章的出处,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如有),但本栏目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如发现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顶一下

踩一下
 
回首页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评论内容

    热点推荐

    新闻排行

    顶一下


    • 顶一下

      声 明

      敬告广大消费者:诺亚舟在淘宝网设有官方旗舰店及授权经销店,敬告消费者于……

      查看评论新闻中心


    • 顶一下

      基于云计算的诺亚舟云学习系统设计及应用

      基于目前教育信息化及人类学习模式发展的需求,诺亚舟提出“云学习”系统,……

      查看评论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