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指导:选择专业 从学生的兴趣、性格、能力出发 - 高考
2007-04-28 来源:清华附属中小学网校 我要评论(0)
高考志愿,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起点。所谓志愿,即志向和愿望,是指填报志愿者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包括希望成为怎样的人,从事什么职业,在哪个领域发展等等。志愿的选择大多包含着考生对自己未来的向往和憧憬,也承载着家长对孩子的期许和愿望。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理想的目标,但现实有时却与理想存在差距,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取得平衡,获得最令自己满意的结果,需要考生及家长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全面收集相关信息,认真考量比较,作出最佳选择。下面我们就来听听清华附属中小学网校的心理专家给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建议。
学生:从兴趣、性格、能力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兴趣、性格和能力是专业选择的三个重要指标。
首先,人们在从事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工作时才能够体验到更多快乐和满足,也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如果考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真正喜好选择相关专业,进入大学以后,就会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在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中,也能够较好的把握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性格是影响专业选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专业性质不同对于性格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教师需要热心和耐心;会计需要细致和精确;建筑师需要空间感和创造性;公关人员需要沟通能力和亲和力……等等。因此,考生一定要对自己的性格和专业特质作出准确判断,使两者达到良好的匹配。
对于能力的解释,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能力倾向,即哪方面的能力比较突出;其二是能力水平,即某一方面的能力达到怎样的程度。就报考志愿而言,能力倾向更多的对专业选择产生影响,能力水平则更多的影响学校的选择。
因此,考生在报考志愿时,可先根据上述三个因素确立自己的专业,然后再确定专业所分布的学校,最后是结合自己的模考成绩及家人的建议有梯度的填报志愿。
家长:多方考虑给予意见,不可强加意愿包办代替
家长比孩子的阅历要丰富很多,看待问题也更加全面,很多时候都能够以“过来人”的身份给孩子良好的意见和建议,在报考志愿这件事上自然也是如此。
家长们在社会上打拼多年,对于生活有深刻的体会,在面对孩子的志愿时,自然会有更多现实的考虑,比如学校名气、就业情况、发展空间、薪资问题等等,这些方面当然需要顾及,但绝不是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更不是唯一的因素。家长们需要认识到,志愿首先是孩子自己的志愿,是孩子选择自己未来的第一步,因此一定要给孩子充分的主动权,绝不能越俎代庖、全权包办。当然也不能太过松心,不理不睬。这两种态度都有可能导致事后的相互埋怨。
建议家长们首先听一听孩子自己的想法,看到其目标的合理性,再综合多方面的信息帮助孩子分析利弊,比如听取任课老师的建议,吸取往届毕业生的经验,咨询高校招生的情况等,以便考生获得更加全面的资讯,亲子之间共同商量讨论,最终达成令双方都满意的共识。
顶一下
踩一下
回首页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匿名用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