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命题趋势 - 高考
2008-03-01 来源:高考论坛 我要评论(0)
去年广东、海南、山东、宁夏4省区进行了第一次新课程高考。首次进入新课程标准高考的地理科命题与全国其他地区比较,既有“同”,也有“异”,不求标新立异,讲究平稳过渡,保持连续性。虽然4省区地理科试题的特点各自不同,但都强调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充分体现了《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中的能力考核目标与要求。通过2007年高考的检验,今后地理科命题将会出现什么趋势?这是4省区考生和全国各省区市考生热切关注的问题。
第一,进一步与新课程教材衔接,从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为高校录取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地理单科卷的题型依然会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两种,试题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内容应该以必修模块为主,选修模块的比例增加到10%-15%。文科综合中的地理卷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内容比例与中学阶段课程计划的地理学科总课时数比例大体相当,选修模块的比例为15%左右,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试题按题型、内容进行排列,单纯的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的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排列。
关于内容比例问题,考虑到中学教学的实际,历年高考文科综合并未脱离高中生已有的文科各个单学科的知识体系,试题也以学科内知识综合题为主,而学科间的综合题所占比例较小。就地理单科来说,注重对地理基础知识的考查,所以自然地理、地图、人文地理部分所占比例较大。
关于必做题(必修模块)和选做题(选修模块)的结构比例和设计问题,必做题的比例会提高,对其考查会以必修模块为参照,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能力、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选做题的设计上力求引导学生根据选修模块课程选择对应试题,尽量做到试题设计与评价目标相一致,试题的基础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会增强。
关于试题难度问题,今后的地理命题将继续保持2007年的成功做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突出人文精神,同时试题表现出地理学科独特的特点,地理图像新颖,命题角度会更加科学,难度会逐渐下降。
地理学科命题仍将考查考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反映学生学习的潜质,有效地区分学生的真实水平。新课程标准除了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发展,注重道德观、价值观的教育,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标下的地理科高考试题将会继续强调多样化、选择性和探究性,注重考查学生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创设新情境,选材新颖,贴近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既考核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核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程度。
第二,着力突出主干知识、学科能力、综合素质和多元化考查四方面内容。
(1)重视基础,突出主干知识。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以下方面:地球运动的意义(时间计算、昼夜长短计算)、气候与洋流、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区位因素分析(农业、工业、城市、交通)、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人地关系(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2)注重学科能力的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新概念、新情境的快速理解及准确应用)、图形语言的阅读理解能力(发掘图表中隐含信息,实现图图转换、图文转换,对原有知识结构整合重组)、综合分析能力(对形成复杂的地理现象的因素进行分析,透视地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将是未来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
(3)注重综合素质考查。以经纬网和等值线(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为载体的空间定位能力考查及热点区域地理特征分析与表述,以及解决生活现实中的问题。
(4)多元化考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包括:①原因分析类。无论是自然地理事物还是人文地理事物都有其产生的原因,有的是单一因素影响产生的,有的现象则是几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类型的试题考查学生分析原因,并区分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②比较差异类。比较法是学习地理学的重要方法,能够比较的事物肯定是两个相似的地理事物。在两个地理事物进行比较时首先要找出影响事物的相同要素,例如成因、特征、分布等方面;其次,从要素的具体内涵上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找出两个地理事物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③描述叙述类。准确描述一个地理事物,要求从组成地理事物的各个要素进行,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加以认识,从而做到认识事物准确,描述事物到位;在描述地理事物时要用学科术语进行描述,做到描述科学、严谨、规范。④环境问题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以地理学的视角来观察社会。在现代社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引导学生关心自己生存的地理环境,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不仅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地理高考考查的重要方向。只有从成因上认识环境问题的产生,才能找出治理环境问题的措施,只有具备了正确的环保观念,才能引领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 余德仁 但昭彬)
顶一下
踩一下
回首页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匿名用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