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让“独木桥”变“立交桥” - 高考
2012-07-2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要评论(0)
如果要问每年六七月份最热的关键词是什么?大部分中国人会告诉你:“高考!”
这是一场牵动千百万人神经的举国大考,父母期盼分享孩子金榜题名的光荣,学子渴望检验寒窗苦读的十余载时光,用双手碰触梦想中的象牙塔。
这是一块评价教育质量和教育改革的“试金石”,“一手托两家”,用一张张看似轻薄的试卷连接起高校“如何选择”和中学“怎么教育”的厚重使命。
这更是一个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青春梦想,为国家进步发展选拔高素质人才,承载实现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重担,彰显向上向善流动的力量。
正因为承载了如此多的期许,高考改革始终与时代同行,直面现实课题,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从2002年以来各省市陆续实行“3+X”科目设置方案,到2008年开展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再到大力整治考试环境,高考改革已使万千学子争过的“独木桥”如今初步变成“立交桥”。
这是高考改革不辍不怠的十年,重点突破的十年——
这十年,坚持科学选拔人才成为改革的重点,“一考定终身”的口子被撕开,“学为考”变成了“考为选”,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这十年,全力打造公平公正成为坚守的底线,随着入学机会向中西部困难地区倾斜和高考“阳光工程”的全面实施,温情和从严在高考中逐步实现完美的融合。
正如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所说:“高考改革,坚持十年,方向正确,坚定执著,有力有效。”
民生工程:科学选拔人才
“如果你是班长,如何组织一次关于雷锋精神的班级活动?请就此向全班同学发表一段两分钟的‘学雷锋’活动演讲。”
拿着这道别出心裁的面试题,凭借262分的成绩闯入清华大学2012年自主招生面试的北京考生王卓忍不住自己心底的兴奋:“这题出得太带劲了!既贴近时代热点,又考验了我们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考的不是死记硬背,也不是投机取巧,而是通过笔试考能力、面试展理想的形式选拔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爱思考、也爱科研的王卓因此轻松斩获了清华大学30分的自主招生加分,在高考前离自己心仪的大学又近了一步。而他参加的自主招生考试也自2003年诞生以来就承载了公众“打破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破冰希冀。
就在这个七月,当王卓已经沉浸在被录取的喜悦中时,千里之外的武汉,18岁的中职生李绍斌还在为圆自己的大学梦而在考场上奋斗。只不过这一次,考场搬到了车间,考题也变成了“车一个圆锥体零件”。
腼腆地说自己“读书不灵”的李绍斌,一上机床就像变了个人:对刀、算尺寸、试车,目光炯炯,分毫不差。这场车间里的考试,是湖北省从2011年起为搭建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立交桥”而试水改革的技能型高考,技能操作占70%,文化考试占30%,旨在探索“知识+技能”的技能型人才考核办法。这也让技术精湛、却没摸过一天普通高中教材的李绍斌们有了个上大学的好门道。
从北京到武汉,从二月到七月,从“学雷锋”到车零件。随着时代呼唤拔尖创新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的声音渐起,高考也从“一考定终身”的单一形式开始越来越呈现多元化态势:战线拉长了,内容丰富了,高校和考生的选择权增大了——坚持科学选拔各类专门人才的思路也愈发清晰,一座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开始逐层架起。
作为1977级的大学生,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毫不讳言高考的重要意义:“表面上看,高考只是一种为高校选拔新生的考试制度,但高考还有维护教育和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功能,因此,高考还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减压阀’,它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正因为特殊地位使然,如何发现、选拔优秀的人才成为高考永恒的使命。就这样,一头连着普通本科,一头连着高职教育,高考科学选拔机制的改革路线图也开始渐渐清晰。
这种集中在部分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招生改革,被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形象地称为“两端改革”:“当今高考改革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涉及到千千万万家庭的切身利益。新时期的高考要更加注重科学选才,让各类优秀人才都能脱颖而出,努力实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高校特色办学需要、满足学生个性特点和发展需要的统一。”
据教育部2002—2011年10年数据分析,中西部地区高考录取率的增幅超过全国平均录取率的增幅,省份最低录取率与全国平均录取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2003年,高校录取农村户籍考生比例首次与城镇考生持平,而2011年全国录取本科总人数中农村户籍考生占53%。
10年来全国高校招生录取人数年均增长12.8%,其中农村考生录取数年均增长15.4%,高校本科录取人数年均增长11.9%,其中农村考生本科录取数年均增长14.0%,农村考生上大学、上本科的年均增长比例,均高于全国同期相关总量的年均增长比例。
2007年起高校录取女生的比例与男生持平,2011年女生占高考报名比例的49.4%,占高校录取比例的51.1%。
十年探索,十年改革,科学选拔人才的渠道被不断趟开,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现象明显改变——
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作为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截止到2011年有82所高校参与自主招生,已有16.5万人次获得自主选拔录取公示资格,实际录取约8.3万人,相关学生入校后在学科领域、参与实践创新等方面表现突出;
2008年,教育部开始在6所部属师范大学招收免费师范生,截至2012年已有近万名免费师范生毕业走上基层教育教学岗位;同时还推出免费医学定向生项目,对地矿核油等艰苦行业实行了定向招生,还面向民族地区举办少数民族预科、新疆班、西藏班等,为民族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2011年教育部推出分类考试,将普通本科和高职教育分开考试,探索不同规格、不同类别人才选拔渠道。这项改革受到广大考生和高职院校的欢迎,有效缓解了一批考生参与高考竞争压力,也有利于他们主动、有针对性发展。
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认为:“高考越来越多元是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变化的反映,将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意义。这也将打破传统高考‘独木路窄’的困境,用打造人才培养‘立交桥’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凸显主题:推进素质教育
尽管离女儿刘木子高考结束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可李晓林的手机里还保存着今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材料《船长和油漆工的故事》:“每次看材料,我也特别受启发。根据材料自选角度的要求摆脱了之前作文‘背模板’‘找套路’的八股写法,还能让孩子自己去发掘其中蕴含的感恩与行善的主题,既适应时代发展,又贴合现实生活,这样有意义的考题真好!”
而当时光倒流回24年前的高考,当年18岁的山西姑娘李晓林提笔在高考卷上写下的是命题作文《习惯》,“我当时写的是学习习惯。现在想想,题目尽管也带着我们那个时代的烙印,但却远没有现在这么开放。”
如果我们将目光放更远一些,就不难发现,从1977年“高考元年”开始带有政治色彩的作文,到上世纪80年代的命题作文、90年代限文体的话题作文,再到今天的自选角度的材料作文,35年来作文的题目变化讲述的是高考改革的发展和社会时代的变迁。
考试内容在变,考试形式、评价机制的改革也在摸索中前进。
在刘海峰的记忆里,高考曾经有过“辉煌”的“一卷试天下”时光。在高考制度新生的1977年,570万人从四面八方涌入考场,最后被录取的只有27.3万人,录取率只有5%左右。而在35年后的今天,这个数据已经增加到了80%左右。
如今,高考改革正在发挥着对素质教育的巨大牵引力,一个“全国统考,分省命题,综合评价,注重能力,尊重个性”的高考新模式正在形成——
考试科目改革顺应素质教育要求。2002年以来,各省市陆续实行“3+x”科目设置方案,大多数省的“x”趋同于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考生根据高校招生专业要求和志愿参加相关科目考试。
以命题方式改革统筹推进素质教育。2006年以来,16个省市与高中新课程改革分省推进相衔接,自主命制高考试题,为深入推进考试内容改革和将高考与基础教育改革紧密结合,推进以省为单位实施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逐步从以知识立意为主转向以能力立意为主,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2007年以来,高中新课程省份实行高考综合改革,进一步强调考试内容与时代、社会、考生实际“三贴近”,增设选考模块,考生根据兴趣特长选择自己擅长的模块答题。
积极探索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引领素质教育。2008年以来,教育部出台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探索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逐步纳入高校招生综合评价体系。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方式,得到考生和社会的认可,让“一考不再定终身,三年都在高考中”成为可实现的愿景。
在这种背景之下,十年风雨兼程一路走来的高考,上连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起点,下引基础教育素质进程的推进,起到了强大的导向作用。当科学选才成为“最大民生工程”高考的首要任务后,凸显素质教育主题成为整个教育改革语境中值得思索的话题。
“高考制度既是连接大学与高中的枢纽,又是大学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桥梁,承载着素质教育导向、教育资源配置、社会公平维护等诸多重任。”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如此评述高考改革要将全力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探索核心的重要意义,“一方面要有‘因时制宜’的强烈改革意识,另一方面又必须保持循序渐进的平稳心态。要统筹考虑基础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改革和招生考试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阳光高考:促进公平公正
虽然隔着四年时光,但甘肃女孩宋敏宇还是忘不了当年手捧着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通知书时的感觉:“那真的是一种阳光照亮梦想的感觉,光亮亮的,暖烘烘的。”
对中西部地区考生倾斜的长效政策,为当年高考成绩582分,且无力支付学杂费的宋敏宇节省了5万余元。阳光暖心,清风助力,将她送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
下过乡,也插过队的刘海峰深知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求:“高考改革不仅应考虑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还要考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前全国中学生有三分之二左右是在县及县以下中学,农村中学生占全体学生的比例很大。他们很少有媒体资源可以利用,在高考改革的议论中往往成为沉默的大多数,需要有学者为他们发声。在一个现代的民主社会,任何改革都必须考虑大多数人的意志,而不能仅由少数人的主观愿望来主导。我们在考虑推行高考改革时,应顾及城乡公平,特别要注意防止改革使农村和弱势家庭的孩子减少上好大学的机会。”
学者的担忧并非多余,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必然造成地区间高等教育资源和入学机会的差异。尤其是进入“十一五”后,各地普遍进入高等教育学龄人口高峰期,而高校招生规模增幅趋缓,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地区差异进一步凸显。2007年,全国普通高考录取率约56%,录取率最高的省份超过80%,而录取率最低的贵州、甘肃两省则不足40%。
痛定思痛。2006年下半年以来,教育部认真落实中央更加重视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的要求,以改革高校招生计划分配为突破口,加强对高教事业的宏观管理,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不断促进入学机会公平,一个“入学公平,信息公开”的“绿色通道”逐步打通——
改进完善分省地方高校招生计划安排方法。2006年,教育部组织研究机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组成课题组,研究改善分省地方高校招生计划安排方法,科学量化了对中西部地区的倾斜支持因素。2007—2011年,中西部地方所属普通高校招生年均增长6.3%,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幅1.5个百分点。
探索建立支援中西部地区的长效机制。2008年,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启动“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每年在全国高校招生计划中单列一部分计划,安排给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升学压力小的东部省份的公办高校,专门面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缺乏、升学压力大的省份招生。2008—2012年,协作计划从3.5万人逐年扩大到17万人,5年来,相当于在东部地区建设了68所专门面向中西部考生、每年招生2500人的公办普通高校。
逐步加强对中央部门招生计划安排的引导和调控。十年来,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属地招生比例从45%降到了25%,总体生源结构不断优化,并将调整出的存量主要投向中西部地区。
实施各类转向招生计划,增加困难群体考生的入学机会。2007年和2010年,主要面向中西部和基层农村地区生源,分别启动实施免费师范生、免费医学定向生等招生计划;2012年,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源,启动实施扶贫转向招生计划,“十二五”期间每年拟安排1万人左右、以本科一批招生计划为主。继续扩大扶贫专项招生计划、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招生计划,及针对贫困学生的“绿色通道”制度。
一项项坚持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的政策,将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了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支点,让千百个身处不发达地区的孩子离象牙塔的距离更近了一些。
在大力促进入学机会公平的同时,教育部还积极从外部综合整治考试环境,一个“考试平稳有序,录取公平公正”的良好外部环境正在逐步形成——
2003年全国实现远程网上录取,这是世界范围最大规模、最深程度的依托网络高校招生的实践:26个省市区进一步实行平行支援投档录取模式改革,全国近3000个试卷保密室全部达标,94%的考场实现标准化,打造“史上最严高考”不再遥不可及;
2004年经国务院同意建立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11个部门协同配合,至2012年连续9次召开协作部署会;
2005年开始,考生签订高考诚信承诺书,逐步建立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制度;
2012年教育部修订发布《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总体确保了考场秩序,环境治理成效明显,高考违规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当健全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的高校招生制度和运行机制逐步确立,高考改革的公平公正也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同,“阳光工程”成为教育系统的“民心工程”、“品牌工程”。
七月,刚刚毕业的宋敏宇选择回到家乡做一名老师。四年一轮回,她说,她是高考改革的获益者,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将用知识去影响别人。
还是这个火热的七月,由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担任主任委员的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在京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强调:“高考是我国重大的社会公平制度,要加快研究制定高考改革总体方案,重点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规范考试程序,建立健全综合评价体系,完善多样化的录取方式,增加考生选择机会,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保障公平公正,形成不拘一格选英才的良好局面。要指导地方和学校的教育改革实践,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确保改革的科学、协调、渐进和有序。要加强政策宣传,倡导科学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引导社会各界理性认识和期待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袁贵仁表示,高考涉及面广、敏感度高、政策性强,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其目的就在于进一步研究制定高考改革的总体方案,指导改革积极稳妥、有序推进。
十年新使命,十年新启程。从恢复高考制度到深化高考改革,从坚持科学选拔人才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再到回应群众关切,坚守公平公正。言之切切,意之殷殷。
“百年能几何,三十已一世”。方向已经明确,改革仍需破冰前行。
我们坚信,经过艰苦努力,直面挑战,砥砺坚持,高考改革一定会迈出新步伐,拥挤的“独木桥”一定会变成宽阔的“立交桥”。
本栏目标明转载文章的出处,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如有),但本栏目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如发现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顶一下
踩一下
回首页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匿名用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