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高考 > 正文

“不为高考的高考”玄机何在? - 高考

2012-08-09 来源:解放牛网 新闻晨报 我要评论(0)


  各地高考录取已近尾声。有记者在采访我的时候透露,他在调查中发现,被录取却不报到的情况日益增多,一些名校也难幸免。有些考生在高考前就已拿到海外名校录取通知书,并决定到国外读书,却继续参加高考,填报志愿。

  这些学生是想体验国内高考吗?未必尽然。有的学生之所以这样做,据称是应中学和老师的再三要求,希望他们报考并填报志愿,为母校的一本升学率和名校考取率作出贡献。而且,对于这些学生,中学和老师还会把获得的奖励分一部分给他们。换句话说,就是利用这些准留学生的高考“剩余价值”。

  为提高一本率和名校率,竟想出这样的招数。这表明,虽然各级政府部门都宣称不再用升学率、名校率来评价基础教育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但实际上,升学率尤其是一本率和上名校的人数,还是评价一所中学办学最重要的指标,主管部门也是根据这一指标,对学校和老师“论功行赏”。

  围绕升学率,基础教育已经演绎出了很多故事。而就在高考这个环节,除了学校动员已经决定出国的优秀学生参加高考,以提高一本率之外,还有的中学则动员那些平时成绩不佳,上一本、二本无望的学生干脆放弃高考报名,这样也为学校的升学率作出贡献。此外,我们还看到过这样的报道:有些地方的高中,用重金收录高分复读生,就是希望他们来年能上名校,而上了名校之后,还有学校动员学生继续复读。

  对于准留学生参加高考填报志愿,被录取却不去报到,很多考生很不满:既然你已决定不在国内上大学,为何还要去抢录取名额?而大学也感觉自己被“玩弄”了,并建议采取办法限制这种做法。在我看来,对于考生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很难限制的,因为报名参加考试、录取了而不去报到,是考生的正当选择权利,教育部门和学校无法剥夺。要治理这种现象,还是只能在我国的考试录取制度上做文章。

  从根本上说,我国高考分批次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制造了本科率、一本率、二本率这类功利的高考概念,也导致基础教育完全围绕高考目标展开教育教学。要让基础教育不再关注一本率、二本率等功利的办学目标,靠政府部门发文是解决不了的,惟有探索打破集中录取制度、推行教招考分离的教育革新方式。

  另外,考生被录取而不报到,就导致高校招生名额“闲置”,根源也在集中录取制度。由于只有一次集中录取,因此,当学校按招生计划数发出录取通知书而学生却不来报到时,学校已无能力和机会再进行招生。对此,比较妥善的解决办法是实行多次招生。在美国,像耶鲁大学这样的学校,发出100张录取通知书,也只有60多个学生去报到,而由于学校实行自主招生,可以根据学生报到情况调整录取通知书的发放数量,以及可以多次录取。因此,就不存在所谓的“招生缺额”问题。

  总之,集中录取制度不调整,上述情况还会继续发生,甚至愈演愈烈。相应地,我国基础教育也仍会继续围绕这一制度办学,从而出现更多不合理的现象。

 

本栏目标明转载文章的出处,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如有),但本栏目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如发现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顶一下

踩一下
 
回首页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评论内容

    热点推荐

    新闻排行

    顶一下


    • 顶一下

      声 明

      敬告广大消费者:诺亚舟在淘宝网设有官方旗舰店及授权经销店,敬告消费者于……

      查看评论新闻中心


    • 顶一下

      基于云计算的诺亚舟云学习系统设计及应用

      基于目前教育信息化及人类学习模式发展的需求,诺亚舟提出“云学习”系统,……

      查看评论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