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09高招志愿填报五大典型失误 - 高考
2009-08-25 来源:现代快报 我要评论(0)
随着专科二批征求平行志愿录取的结束,2009江苏高招圆满画上了句号。今年的招生录取平稳、顺利,不过仍有不少考生因为志愿填报不当吃了亏,有的甚至遗憾落榜。对今年考生们犯的一些常见的失误,“招考通”记者特别进行了盘点,希望能给明年的高考考生们提前提个醒。
死揪主科,选测科目不重视
“早知道选测科目这么重要,我当初就再加把劲了。”考生丁同学十分懊恼,今年江苏取消了对选测科目的要求,而是完全由高校自定。这样一来,他就把自己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语数外三科上。高考成绩出来,小丁还挺兴奋,语数外总分330分,两门选测科目1B1C。填报志愿时,小丁才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虽说本二批次里有部分高校只提出了BC的选科门槛,可多半不是什么太好的院校。本二批次中,小丁落榜了。
在接下来的本三批次录取中,小丁没想到自己还是因为选测科目吃了亏。他填报了南京一所知名的本三院校,感觉自己的分数还比较高,他选择了学校最强势的热门专业。结果却出人意料,小丁没有被自己最心仪的专业录取。学校的老师告诉他,学校是按照等级级差法来安排专业的,选测科目等级高的考生会加分,然后再排序安排专业。而小丁的选测科目完全没加分,最终还是没能录上最好的专业。
[专家分析]
东南大学学工部部长唐小平提醒,在高校录取过程中,不少高校尤其是一些工科院校都采取了等级级差法的录取办法,对等级高的考生而言,在专业安排上就占了不小的优势。有的高校给A+的考生甚至会加上6分,这很有可能将考生在全省排名一下子提升上万名。其实这也提醒了明年的高考考生千万不要忽视选测科目的学习,如果选测科目等级高,在不少高校的专业上也会占得先机。
过于自信,专科志愿全弃填
本三省控线一出炉,不少考生就傻了眼,“怎么这么高?”小陈今年高考考了278分,虽说分数不高,可小陈心中笃定,达到本三线应该不成问题。小陈分析说,去年省控线才240多分,就算加上附加分,今年这个分数也该达到省控线了。在第二阶段的志愿填报中,小陈只填报了本三批次的院校,后面的专一、专二志愿他全部放弃了。
288分的本三省控线让小陈措手不及,“本三上不了,专科志愿也没填,专科征求平行志愿的高校我又不愿意上。”小陈最终选择了复读。
[专家分析]
“今年高涨的省控线的确让不少考生吃了亏。”昨天,南京一所名牌高职院校的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第二阶段的志愿填报和第一阶段不同,是填志愿后划定省控线。因此,二阶段填志愿时一定要把各个批次都填满,减少落榜的风险。
恋家情结,只愿填南京高校
本三批次征求平行志愿的填报现场十分热闹,不少考生就是因为之前“死守”南京高校才落到征平阶段。考生家长赵先生后悔地说,女儿今年考了302分,照理说上本三应该不成问题,但全家人一心只想把孩子留在身边,全部填了南京的学校,没想到一所都没录取。“就是因为填南京的了,如果当初填外地的学校早就录取了。”赵先生告诉记者,后来,通过填报征求平行志愿,女儿才被外地一所不知名的高校录取。
[专家分析]
“江苏考生对省内高校非常执着,尤其是南京地区的高校,不少都不愿意到外地高校。”一所高校招生负责人表示,从今年录取的情况来看,江苏考生的恋家情结还是没有解开,他们还是一窝蜂地填报南京高校。其实外地有不少实力很强的名牌高校,相对南京高校,分数也较低,考生应该把视角放远,多报外地高校。
高分被退,专业不服从调剂
笃定一个专业,其他专业坚决不愿意调剂,在今年的高考录取中,不少考生因此而被退档。考生刘同学就是一个典型,他告诉记者,他非常喜欢土木工程这个专业,他填报了三所高校,都是土木工程专业实力很强的专业。在专业是否服从调剂一栏上,刘同学坚决地填上了否。
在录取中,学校的老师给他打来电话,他的分数达不到土木工程专业的录取线,希望他能服从调剂到另外一个专业去。可小刘坚决没同意,最终从本一批次落到了本二批次。
[专家分析]
南京一所高校的招生负责人介绍,其实每年高考录取中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考生紧盯一个专业最终被退档,十分可惜。要提醒考生的是,本科教育多半是通识教育,以基础学习为主,因此考生不一定对专业过于计较。而且,进校后,绝大多数高校还会提供转专业的机会,只要成绩优秀、符合条件的学生都可以参加申请和考试。
轻信承诺,保证录取是骗局
考生小黄考了390多分的高分,可是拿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他的心情却完全乐不起来。高考成绩公布后,小黄特地咨询了江苏省内一所名牌高校,招生咨询老师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还让他填了一份资料。小黄回忆说,那是一份承诺书,在咨询老师的帮助下,他选择了六个专业,而且还让他填上了自己最不喜欢的专业。老师告诉他,只要填上这份资料,就等于拿到了预录取通知书,能保证录取到六个专业中的一个,而且即便是调剂专业也不会调到他最不喜欢的专业。
可最终录取结果让小黄完全不能接受,他居然被录取到了自己最不喜欢的那个专业。
[专家分析]
在考生填报志愿期间,不少高校都会动用各种方法,吸引考生填报,有的高考甚至用上了发预录取通知书、签保证录取协议等种种办法。一位权威招生专家告诉记者,其实高校的这种承诺都是一纸空文,完全没有法律效应。提醒考生们,招生录取时完全按照分数、根据招生章程来进行的,考生不要轻信这种承诺。
本栏目标明转载文章的出处,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如有),但本栏目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如发现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顶一下
踩一下
回首页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匿名用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