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规律透析 - 公务员
2007-05-10 来源:新东方北斗星 我要评论(0)
通过对近几年行测试题的深入研究,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命题规律。
1.题型、题量基本稳定。
纵观历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全部由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五部分组成,这五部分之所以多年来一直作为行测考试的基础题型,关键在于它们能集中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就题量而言,一直保持在130道左右,限时120分钟。
2.试题灵活,难度略有提升
随着每年报考国家公务员人数的大幅增长和国家各级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公务员试题在灵活度和难度方面都有所增大,这不仅表现在题目考核面的广度,深度上,还在考生答题的灵活度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即在答题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靠平时积累就可大功告成,而是需要考生在仔细读懂题目的基础上经过全面周到的分析才可得出最佳答案,其中不免许多干扰信息无用信息,就看考生能否力排这些干扰因素,同时灵活运用有益信息,这无疑就会增大试题的难度。
3.着力测试考生的整体素质,而不是知识本身。
考生多年生活、学习和实践积累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以及基本能力属于行测所测查的主要内容。行测中涉及多种学科知识,但测验要考查的并非知识点本身,而是将“知识”作为一种载体,通过这些方方面面的知识点,最终达到考查其素质能力的目的。举个例子:行测常会涉及到法律与经济方面的内容,但是这些题目对于法律专业或经济专业的考生来说也并非轻而易举,相反,对于从未涉猎法学与经济学的人,只要摸清了命题规律,具备了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了灵活的答题技巧,同样可以出类拔萃。又如:行测中数量关系题占有不小的比例,这些题目难度不大,多数相当于中学水平,我们发现:考生在考场上往往花费大量时间计算,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常常因计算过程中的一时疏忽大意导致失败。事实上,行测的大部分数量关系试题不必通过大量地运算,仅灵活地运用一些技巧便可快速完成,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知识与素质并非等于的关系,如何将知识转化为素质才是关键所在。
以上就是近年来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命题规律。考生只有将行测五类题型的命题规律细细地研磨透彻,才可以在考场上轻松自如地应对。
顶一下
踩一下
回首页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匿名用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