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考形势及考生注意的问题 - 公务员
2009-11-13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我要评论(0)
人民网11月13日电 (记者李栋)距离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有15天左右的时间,考生复习备考也进入到冲刺阶段,人民网教育频道为此邀请到了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李永新、张永生两位老师,为您指导现阶段复习要点与注意事项,为您的备考冲刺答疑解惑。
主持人:考前如何快速提高?能不能给大家指导一下?
张永生:我想首先是个心态的问题,大家要调整好,我记得温家宝总理在提到应对金融危机的时候说到一句话,叫做信心比黄金货币更重要,实际上在我们这样一次大考来临之前我们考生同学的信心也非常重要,这样一个竞争当然是非常激烈的,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就像我们当时预测的那样,当时网上报名164万,到等到确认的时候已经锐减到100万左右,你在剩下15天左右冲上去,我们不会为这个吓倒的,如果我们真的付出的话我们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掌握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方法,就我们现在这个考试情况来看,大家可能会觉得时间比较紧,实际上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这个时间都是非常紧,我们不可能期待在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明年上,好象到了明年我们的时间更加充足,实际到了明年我们还会觉得时间非常紧,我们要把这15天利用起来,提高复习的效率。
就形式而言大家应该抓住重点,抓住能够真正在这15天之内有所提升的专题和专项,比如常识部分,言语理解部分,资料分析部分,以及数学运算中相当简单的题型,大家应该作为重点,至于其中我们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有效的题型我们可以稍微有所放缓,对于社论来讲,到了最后考试这个阶段,大家除了要把我们解题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掌握透彻之外,我想大家应该关注一些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其实无论是社论中哪一种题型,包括最后这篇文章都是考生思想的一种表达,如果大家对某一个社会问题,对于一个社会事件不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不能关于这样的社会事件产生自己一个基本的见解和观点的话,实际上这个文章和其他的题型是没有作为做答出来的,前三种题型相对来说是主观性试题中的客观性试题,答案就隐藏在所给的材料中,作为考生来讲应该提升对题型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这种能力具备的话,我们就可以把隐含的答案做到。
相对来说文章部分可能是考生感到比较头痛的部分,大家应该练一练,动动手,绝不可能在考试之前一篇文章没有写,到了考试的时候会思如泉涌,下笔如神,这个是不可能的,我还是建议大家能够在写这个文章的时候,去搜集一些相应的材料,这样去丰富自己的思想,通过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包括我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包括我们对国家政策理论的学习,能够对一个问题有一个真正清晰的认识,也把它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写出一篇很精彩的文章来,而不能仅仅是凭借自己的脑海里这样一点点积累,最后写出一篇根本没有办法达到考试要求的文章,这样的话如果我们写的再多其实都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我们一定要提高到一定的高度,至少我们曾经达到这样的高度这样的水平,在考试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接近这样的高度,这样的水平,否则的话我们做的再多也只是低水平重复,尤其到了最后的时候希望大家抓住重点,比如有可能考到的社会热点问题,比如跟金融危机相关的,扩大内需,节能减排,民生建设,这样的主题我建议大家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并且能够结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写出几篇精彩性的文章,这样大家在考试的过程当中,也可以作为一个基本的参考。
本栏目标明转载文章的出处,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如有),但本栏目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如发现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顶一下
踩一下
回首页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匿名用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