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务员 > 正文

论上海公务员考试如何高效冲刺 - 公务员

2010-03-12 来源:文汇报 我要评论(0)


  将于3月27日举行的2010年度上海市公务员考试已到冲刺阶段,如何利用接下来的2周时间,更有效地做好考前各项准备工作,专家为你分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有可能侧重的方向。

  王君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

  建议一:把握今年上海公考四点变化,对考纲做到心中有数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始于1996年,其后经过2000年、2003年以及今年三次大的改革和调整,上海公务员考试无论是考试对象的确定、考试科目的设计还是考试内容的确立和考试分数线的划分,都有了全新的变化。

  仔细分析2010年度上海公考的考试公告、招考简章和考试大纲,不难看出与前几年相比,今年上海公考有4点主要变化:一是招考对象向有基层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员倾斜。据统计,在总计划招考3412名公务员中,明确要求有工作经历和工作年限不限的分别为2381名和1031名,分别占总招考人数的69.8%和30.2%;二是报考方式由前几年的“先考试后报岗位”调整为“先报岗位后考试”;三是笔试科目由前几年的“2+X”调整为“2+1”,即由原来行测、申论两门公共科目加上1~6门专业科目调整为行测、申论两门公共科目加上1门专业科目;四是笔试内容和题型做了一定调整,特别是行测一科增加“综合分析能力”模块,“数理能力”模块删除“数字排列”题型,“逻辑推理能力”模块中的“机械推理”改为“科学推理”。

  建议二:瞄准历来上海公考的高要求,对热点做到成竹在胸

  上海公务员考试与国家公务员考试以及其他省市的公务员考试,最大的差异在于笔试的高要求。根据多年的相关经历以及最近几年的跟踪研究,我感到:对上海公考这一高要求的不了解和不领会,以及由此带来的考前准备中的错位、缺位和不到位,是造成近年来众多考生上海公考成绩不理想的根本原因。

  上海公考有别于其他公考的高要求,主要反映在考试内容的高起点和做答方式的高难度上。考试内容的高起点,指的是考试的政治性、政策性和实践性较强,要求考生对国家和上海的大政、方针、政策有全面的了解,善于从国内外鲜活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进而提出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求考生具有较为丰富的与机关工作相关的行政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以及运用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等分析解决实际案例的能力,要求考生掌握较全面的公共行政和行政实务(公文写作和处理、信访、接待等)知识,并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现实的情境中去分析问题。做答方式的高难度,指的是行测一科中“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均为难度较高的不定项选择题,申论一科除了经典的辨析、概括、对策和议论四段式题型外,还加入了评论、公文写作或公文改错等多种灵活的设计方式,而且申论做答要求考生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政策分析水平。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在政治理论、行政法律、公共行政和行政实务上下大功夫

  2007~2009年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识应用能力”部分包括基础知识题和综合分析题,内容主要涉及政治理论、行政法律、公共行政、行政实务、一年来国内外时事和人文科技常识六大方面,题量均为60道。其中,政治理论、行政法律、公共行政和行政实务四块比重较大。2007~2009年,常识应用60道中,这四块的合计题量分别为37、44和44题,所占比例从61.7%上升到73.3%。其中,政治理论题量保持在10~15题之间,行政法律题量保持在14~18题之间,公共行政题量保持在8~11题之间,行政实务题量保持在6~8题之间。为此,上海公考行测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在“常识应用能力”模块,特别是要在政。

  治理论、行政法律、公共行政和行政实务上下大功夫。

  预测:行政法律、公共行政和行政实务姑且不论,政治理论要想取得好成绩,考生务必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特色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理论有深入的学习和把握,务必要对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200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010年国家和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等重大会议和重要文件有深刻的理解,务必要了解中央对上海立足“四个着力”、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加速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指导精神,务必关注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

  申论:

  题材为当年上海社会的热点以及上海市委、市政府关注的焦点、工作的着力点和各方亟待破解的难点。

  首先谈申论的结构。大多数考生对申论有一个误解,认为申论像古代的科举考试那样写一篇文章。其实不然。写论文是申论的重要一部分,但除此之外,申论还有概括、对策、辨析等内容,它除了考查考生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的文字表达能力外,还要测查考生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的能力,测查考生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趋势或矛盾进行归纳分析,多角度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全面系统评价的能力。

  这就要求考生迅速把握给定材料的纵横特性,熟练掌握内容概括、问题概括、原因、影响和结果概括等各种概括要求的写法,要求考生能抓住事物现象背后问题的本质,能针对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熟练运用分层法、分类法、分步法、分维法等提出既切实可行又具较高前瞻性,既有创新性又具内在逻辑联系的举措,要求考生能辨别不同说法对材料的切合度,能从字里行间把握深层意图,能根据科学的理论进行辩证思考,去伪存真。

  再说申论的考点。从近10年国家和上海申论的考点来看,国家申论集中当年全国的热点,如2000年讲制约中国发展的环境问题,2001年讲老百姓普遍关注的药品中含PPA事关用药安全和民众身体健康问题,2002年考互联网对现实生活的影响,2003年的材料是安全生产与伤亡事故。

  2004年针对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与城市道路交通问题,2005年讲“三农”中的农村扶贫问题,2006年讲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公共危机处理,2007年选材为当年的土地监管和土地督察制度,2008年讲怒江决策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2009年讲粮食安全,2010年讲海洋与人的和谐。

  上海申论从2001年开考,2001年讲沙尘暴反映出的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问题,2002年讲中国加入WTO的影响和利弊得失问题,2003年讲人才强市战略问题,2004年讲上海城市的建设与管理,2005年讲行政许可法与依法执政,2006年讲“三门”干部和公务员挂职锻炼制度建设,2007年讲公务员制度比较和公务员精神的价值取向,2008年讲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政府绩效评估,2009年讲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这些题材都是当年上海社会中的热点以及上海市委、市政府关注的焦点、工作的着力点和各方亟待破解的难点,这些问题涉及上海的大政方针政策,既有国内外经验,又有切需破解的现实难题,并在努力探索和实践。

  预测:考生务必要认真思考在世界经济社会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背景下,上海如何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如何进一步加速城镇化发展进程,统筹城乡发展,如何做好“两个实有”工作,加强城市管理,做实保障性住房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如何建立全方位的预警机制和应急体系,保证食品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确保科技世博、绿色世博、平安世博的胜利举办,如何进一步推进服务型、法治型和责任型政府建设,切实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如何发挥世博的后续效应,特别是在充分发挥世博场馆等物质资源的后续利用的同时,大力传承世博给世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推动上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本栏目标明转载文章的出处,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如有),但本栏目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如发现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顶一下

踩一下
 
回首页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评论内容

    热点推荐

    新闻排行

    顶一下


    • 顶一下

      声 明

      敬告广大消费者:诺亚舟在淘宝网设有官方旗舰店及授权经销店,敬告消费者于……

      查看评论新闻中心


    • 顶一下

      基于云计算的诺亚舟云学习系统设计及应用

      基于目前教育信息化及人类学习模式发展的需求,诺亚舟提出“云学习”系统,……

      查看评论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