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GMAT > 正文

假期GMAT备考规划及备考策略谈 - GMAT

2010-07-23 来源:互联网|# 我要评论(0)


  一、进行科学有效的测试

  有效的测试是制定GMAT复习规划的前提,测试的重要性不仅在于通过测试,考生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自身的GMAT答题水平,而且通过测试结果,考生还可掌握大体的考试时间以及具体的备考周期。很多考生的分数之所以低,除能力发挥之外,就是备考之前未对自身的情况进行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而通过上机测试,考生可以至少了解到:一、上机考试适应能力,二、答题过程的PACE状况,三、题型特点及难度,四、个人精神集中度。通过对自身任何一个方面的了解,我们便可去有针对的实施解决方案,譬如,如考生在测试时发现解题的PACE非常慢,以至于最终还有很多题目没有答完,这说明该考生除对题型未有了解以外,还说明考生在日后复习的过程中应注重通过不断控制时间做题来强化对PACE的把握能力。如考生初测结果是因对解题切入点无法把握而造成不理想,那么考生则应在备考初期需要对GMAT各块题型进行了解和学习。同时,通过测试考生还可以把握最佳的考试报名时间,如果一个考生初测结果处于650的水平,那么该考生如果要获得700的分数,则可将考试时间安排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后进行。如果该考生初测结果为500或以下,那么该考生则考虑需要利用至少4个月至半年的时间进行备考。

  二、正确选择备考材料

  有了测试结果作为备考依据,我们便更有把握从哪里入手开始复习,复习应选择那些备考资料,这时我们应该掌握的一个原则是备考资料在精不在多,当然,我们要给自己制定一个稍高于自己能力的成绩目标,就如一家企业的市场销售部为其市场销售代表制定目标一样,因为一个较高的目标才能激发我们的学习潜能和积极性。事实上,除了光有较高的分数目标之外还不行,往往决定考生复习效果的则是复习材料的合理安排,有些考生买了很多备考书籍,实际上这些书籍中的很多题目都是重复的,我们只需为要复习的每一块内容分别选择一本较具权威的备考书籍即可,综合性较强的书籍也只有官方指南这一本了。在选择譬如GMAT语法部分的备考书籍时,我们只选择白勇的语法全解即可。又如在选择GMAT阅读部分的备考书籍时,我们可以选择杨继的阅读精解。建议考生没必要购买大量的练习书籍,因为在网络资源共享的时代,网上有很多题目都是可以免费下载得到的,譬如GWD31套等。

  三、合理规划复习时间

  完成测试并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准备好复习材料之后,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为自己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复习规划,备考规划方面要注意:一、规划的可操作性及可控性,二、规划的完整性,三、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实施过程中不要轻易更换规划)。GMAT弱项和强项的时间分配比在2:1为宜,同时规划还要包含完整的阶段性规划和冲刺规划,如此可以达到规划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在GMAT的复习过程中,我们还建议考生应进行PACE控制能力的培养和复习的自检,毕竟GMAT考试中PACE的把控能力非常重要,考生在适应了GMAT题目的难度之后,可加大控制做题时间的力度。

  四、讲求复习战术及策略

  备考GMAT光有规划还不行,还需备考战术,光有做题还不足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还需进行题型规律的总结,这一点极其重要,无论从GMAT语文部分的逻辑,语法,阅读,还是从GMAT写作,考生都应能进行active thinking, 譬如GMAT阅读实际是对GMAT逻辑的延伸,因此GMAT阅读文章的主体结构与GMAT逻辑的论证结构基本一样,两者同样包含论点,论据,前提与结论这些要素。因此考生可以从认识GMAT逻辑的角度去认识GMAT阅读,亦阅读过程主抓文章的主体结构,而无需过分的去关注细节才能保障既定时间内的解题质量。再如语法方面,考生应了解和学习程序化解题的思维,通过提取句子主干结构,结合句法分析,对划线部分的首尾两处进行排查,不断的比较选项间的差异,尤其是用词与句子结构的变化,最终选择五个选项中最优选项。

  总而言之,我们建议考生在准备GMAT考试的过程中,要学会active thinking, 懂得战术要领,采取科学定位,合理规划的策略,方能制胜GMAT考试。




  本栏目标明转载文章的出处,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如有),但本栏目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如发现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顶一下

踩一下
 
回首页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评论内容

    热点推荐

    新闻排行

    顶一下


    • 顶一下

      声 明

      敬告广大消费者:诺亚舟在淘宝网设有官方旗舰店及授权经销店,敬告消费者于……

      查看评论新闻中心


    • 顶一下

      基于云计算的诺亚舟云学习系统设计及应用

      基于目前教育信息化及人类学习模式发展的需求,诺亚舟提出“云学习”系统,……

      查看评论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