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GMAT > 正文

GMAT实战录:“非成功者”知足常乐 - GMAT

2009-08-17 来源:新东方|http://www.neworiental.org/Portal0/default1.htm 我要评论(0)


  GMAT信息:

  一战分数:710 (M51 V35)

  复习时间:2个月

  考试信息:2009年8月3日, 北京

  备考经验分享:

  分数出来的那一刻还是有点小惊讶的,因为实战verbal部分做得万念俱灰。710的分数不算什么高分,不过对我的申请也够用了,况且这个分数也算是自己两个月复习的正常水平,所以不打算重考了,把时间和精力留在后面的PS和RL上吧。

  和大部分同学的复习顺序不同,我是先在家自己复习了一个半月,然后上了18天新东方GMAT强化走读班,结班之后三天就上考场了。

  先说一下我的个人英语背景情况,最后考试的时候词汇量有没有5000我都怀疑,因为我没有怎么背过词汇,四级词汇拿出来我都有一些不认识的,托福的红宝书至少有一小半不认识,GMAT红宝书就更不用提了。不过看不少CD上的同学说单词量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加之我平时上课的很多课本都是英文原版,还去美国交换过一个学期,已经习惯了在不能完全看懂每个单词的条件下理解句子的意思。复习过程中的GMAT的题目,因为生词而不能理解的句子并不是很多,所以我一直没有集中背词汇。

  我的第一阶段复习就是在家一个半月的自习,每天平均4个小时。这一阶段我做完了白勇和刘振明的两本语法,陈向东的黄皮逻辑,杨继的阅读精解,错的题目认真总结,看了半本杨鹏难句,数学和作文暂时没有复习。这一阶段每天还要打一场篮球,上一会儿网。事实证明虽然4个小时远低于一般CD上说的每天8小时复习,但坚持打球把身体从平时大学里不规律的生活作息调到了最好状态,也为最后20天的冲刺赢得了本钱;而上网虽然大部分时间在看新闻聊天,时不时地逛逛CD看大家的讨论也使自己的方向能够紧随最新考出来的同学们的心得。

  这一阶段后期我的语法单项正确率达到了近7成,逻辑单项正确率达到了8-9成,阅读则有6-8成,一度顺风顺水,觉得上700不是问题,后面的新东方甚至不用上了。哪里想到,上新东方前一天第一次模考,600整!!数学50,语文错了一半。虽然平时单项练习的时候还比较顺手,但自己根本就不习惯把SC、CR、RC混在一起计时做,很多时候简直看不进去题目,就好比高中第一次考理综,记得也是手忙脚乱的,思维转不过弯来。那个时候我已经报好了8月3日的考试,因为8月4日是自己的生日,想考完好好过生日的,结果第一次模考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我觉得对考试的时间以及界面不习惯可能是主要因素,因此第二天上午爬起来很不服气地又模了一套,这一次一点没有超时,题目还看进去了,但还是只有620。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平时单项表面上的正确率都是因为掺了专题的水分,比如我常常一口气做30个平行的语法题,20个假设的逻辑题,都是属于同类别的题目,正确率当然高了,但是模考却是综合性很强的。这下真的被打击了,心里不自觉地萌生了缓考的想法,而下午也背上书包乖乖地去上新东方的第一节课去了。

  这就进入到我的第二阶段复习,最后的20多天冲刺,也是我整个GMAT备考最难忘的阶段,进步最大的阶段。这个阶段我每天上午按照我真实考试的时间9点开始模考一套GWD,总结错题;然后吃午饭睡40分钟午觉,坐公车去上新东方,车上看AWA的题目想写作思路,每天两张A4纸,看完就扔进废票箱,最后把官方题库打出来的几十张纸都扔掉了。接下来每天15:20-21:10上新东方,下课回家车上继续看AWA;到家写当天的作业,看一遍当天笔记,12点准时睡觉。就这样坚持了近20天,每天的学习时间应该在12小时左右,我是眼睁睁看着自己语文每套的错题数目从20个越错越少,最后稳定在10个以内了,那种喜悦不是文字所能表达的。到了离考试还有7天的时候,我已经很坚定自己不必缓考了。

  说一说第二阶段具体的一些内容吧。我觉得第一阶段打下的基础非常重要。虽然我的第一阶段复习以做题为主,总结相对少了一点,但打下的基础使我在新东方上课的时候能够很快吸收老师讲到的知识点。我身边一起上课的同班同学大多是刚刚接触GMAT的,而新东方老师平时强调的知识点往往是总结性很强的,因此对我而言听起来印象就更为深刻,很多时候都会联想到以前做过的与之对应的题目,而对其他一些同学可能就比较抽象了。但我觉得即使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些知识点,接受它并且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加以检验并强化,也是不错的。

  我受益最大的是赵丽老师的语法和李虹桥老师的作文。听赵丽老师语法课记的笔记我看了好几遍,虽然相对其他GMAT语法教材赵丽老师的知识点从数量上来讲少了很多,但是其综合性和实用性却是我见过最强大的,而且最后简直是找不到几道GMAT题不能用她的知识点覆盖到了。当然,使用的时候要灵活,绝对和相对还是要自己把握的,这一点也需要多加练习加以领悟。李虹桥老师的作文课也对我很有帮助,他主讲宏观思路,而不是个别写法,这正好是我需要的。因为害怕行文受限或被判雷同,我作文没有使用模版,所以最怕的就是没得写,而运用了李老师各种破题法之后,写什么内容从就不再是令人发愁的问题了。

  阅读我的看法是读文章一定要慢,能深入理解一定要深入理解,后一点和新东方老师讲的只理解字面意思有些不同。因为我觉得阅读之所以耗费时间,第一遍读文章的绝对速度并不是主要因素,很多时候是不断地回头找却找不到造成的,所以第一遍慢慢读,但是定位准后面也省了不少时间。之所以说能深入理解更好,我可以举个例子:我小时候对天文和生物特别感兴趣,了解也比较深,有篇文章它讲到个什么单词我完全看不懂,可一看特点就是脉冲星,那玩意怎么形成的我都知道,不要说文章里讲到的各种性质了,因此在GMAT阅读中我遇到天文或者生物的文章一般不需要回头找,读完文章直接看题选就行了,正确率还总是很高。但是我碰到欧洲艺术、妇女运动之类的题目再仔细看、回头找也还是要错好几道。所以我觉得每个人知识背景不同,能发挥背景优势的一定要发挥一下(是帮助理解不是凭空增添文章没有的内容),不能发挥的再用各种阅读技巧去解题,比如分题型攻破。这里我还是忍不住想推荐CD上流传的“小安阅读法”,看很多人的讨论我觉得这是一种GMAT阅读的上乘武功,虽然自己最后也没有练成,但我想如果有更充足的时间加以掌握,GMAT的阅读基本上就打通了。

  逻辑是我比较郁闷的一项了,我刚开始接触逻辑正确率在一半左右,做陈向东逻辑做到200多道的时候突然有种开窍的感觉,正确率曾经一度连续保持在8成到9成,没有什么具体方法,主要就是靠感觉。但是后期和语法阅读一起综合做题的时候却一直只有7成出头,用了新东方A推B,B推A的方法以后也没什么大的突破。实战应该也是逻辑拖了后腿,好几道题完全没有想法就找个顺眼的选上了。可能逻辑真的是一个人一种方法吧,不能太强调统一,毕竟世上没有两个人的思维是完全相同的。作为非成功者我这里就不多说了。

  数学我从头到尾都没有花大力气复习,因为错4个还有51,错8个还有50,而且我考试的时候JJ已经比较丰富了,最后还是顺利拿了51。

  关于JJ,我觉得数学是最重要的,阅读写作其次,数学我碰到了十几道JJ,阅读我碰到了3篇,写作Issue遇到了当月的JJ。不过逻辑和语法我觉得还是自己做吧,逻辑稍微改动一点答案就大不一样,而且GMAC现在越来越懒,一篇逻辑文章出好几个题了,也就是说变体很多;至于语法,也没什么JJ。不过很多人说JJ是一把双刃剑,作为热身熟悉考题很不错,过分依赖就不好了,有时候甚至会影响自己的思路或者读不进原题。

  关于实战,我感觉不会存在不够兴奋的问题,因为到时候的环境会逼着人精神高度集中,又是锁物品,又是验指纹,正式得让人不敢走神,就是考场密封地有点小压抑。考AWA的初期噪音会很大,周围都是吡哩巴拉敲键盘的声音,一听就是狂打模板呢,后面就好些了,耳塞从头到尾我都没用。数学会比较轻松,本来就是中国人的强项,还有JJ相助,不过一定要细心,题目不行就多读几遍,时间肯定够的。Verbal一定要做好不顺利的思想准备,万念俱灰也不要放弃,不要总想着为什么我还没有碰到全划线或者Bold Function啊,一心一意做好每一道题就好了。平时训练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计时,尤其是pace的训练!

  其实我还是很羡慕刚开始复习就上了新东方的同学,毕竟开始的方向感就很好,如果能有更充足的时间上课后强化一下,我觉得我还是有可以提高的地方的。但知足者常乐,能在20天从600提高到710还是很开心的,特别是有那么一点点从绝望中寻找到希望的感觉,我肯定不会成为CD上那些撕掉700成绩单发誓要二战的猛人,毕竟GMAT只是漫漫申请道路上的一个方面嘛。最后预祝各位XDJM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本栏目标明转载文章的出处,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如有),但本栏目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如发现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顶一下

踩一下
 
回首页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评论内容

    热点推荐

    新闻排行

    顶一下


    • 顶一下

      声 明

      敬告广大消费者:诺亚舟在淘宝网设有官方旗舰店及授权经销店,敬告消费者于……

      查看评论新闻中心


    • 顶一下

      基于云计算的诺亚舟云学习系统设计及应用

      基于目前教育信息化及人类学习模式发展的需求,诺亚舟提出“云学习”系统,……

      查看评论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