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教材的运用、开发与实践的反思
2012-11-20 来源:恒谦教育 我要评论(0)
当我们面对新事物到来的时候,感到新鲜、好奇,有一种急不可待,先睹为快之感,面对新课标也同样如此。在实施新课标,使用新教材的同时就感到迷茫、困惑,显得束手无策,无从下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摸索,形成了一套新的思路,新的思想。在新课标实施的今天,通过系统学习,有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在实施新课标中,到底如何使用新教材呢?
首先,要正确理解与把握课程标准,落实课程标准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使用新教材仍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其次,教材的使用与处理也应从课程标准中找到相应的理论依据,因为教材是教材编写人员在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制出来的。课标教材的运用、开发与评价研究要求必须做到:
一、师生转变角色
仔细分析新教材,会发现它的很多节课都设计成了讨论课、探究课、合作课,这就要求师生从传统的教法学法中转变过来,切实转变角色。长期以来,教学过程只是从教师如何教来设计的,学生必须适应老师,而不是教师适应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帮助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被压制。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片面强调教师怎样教,把重点放在“教懂、教会”上,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机器,题海战、满堂灌成了老师教的法宝,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与新教材的意旨是相违背的,我们必须努力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方式,师生转变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老师成为“配角”,老师当好组织者、指导者,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努力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能让学生说的,教师就不说,要让课堂充满活力,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发表个人见解。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新教材有很多课设计成了讨论课、合作课,教师要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各个年级段积极开展同科头备课和同课异构,每周各教研组将同课头备课和同课异构计划交教导处,由教导处同一协调,并公布同课异构的节次和上课教师名单,要求同课头教师和本教研组教师积极参加,并及时组织说课、评课。
二、降低教学难度,减少习题数量,把时间还给学生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好像内容比原来多了,但难度也降低了,特别是一些技巧性很大的方法,就不再要求了,而是增加了从根源上让学生弄懂为什么、怎么样,这就要求学生由原来作业偏多、偏难、高耗低效转变为小题量、自主学习,让学生有自已的思维过程,切实把题量降下来,改变题海战、大题量、机械训练以提高速度的陈旧做法,做到精讲精练,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探索思维,切实保证学生拥有一方属于自已的天地。
正确理解与把握课程标准、落实课程标准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使用新教材仍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其次,教材的使用与处理也应从课程标准中找到相应的理论依据,因为教材是教材编写人员在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制出来的。下面就自己在实施新课标中如何使用新教材,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①熟悉新课标知识体系,敢于重组新教材;
②清楚使用教材的目的,灵活使用新教材;
③激发学生兴趣,要不断增删新教材;
④满足学生需要,善于创造新教材。
只有这样才能使新教材在课程改革的机遇中,焕发其生命活力,使课堂教学不再“涛声依旧”,不再是“穿新鞋、走老路”,更进一步贴近了课程标准的精神,凸现崭新的教学理念,构筑新型课堂教学的特色。教材是“范例”是新课程观的重要理念。老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以下几种误区:1)、照本宣科 2)、用教辅代替教材,尤其在高三年级 。 3)、把教材当教参。新课标下,老师使用教材更难,有新老教材的取舍、有几种版本的新教材的取舍。我们教师应怎样使用教材呢?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把握新课标教材,创造性地使用这一“范例”性的课程资源是每一位步入课改实践的数学教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我们首先要清楚使用教材的目的,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学生需要,体现新课标要求。所以,我们要从自然走进教学,从生活走进教学;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我们可以参考不同版本的教材,但并不是简单的累加,应该有取舍。在新老教材的取舍上,我们不能既要讲新教材的内容,又不敢放老教材的内容。这样只能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我们要敢于取舍,与时俱进。不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大胆舍弃;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热点的、前沿的要大胆的传授给学生。
我们在参考不同版本教材的同时,还要结合当地资源,开发当地课程资源。这是学生最熟悉的、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我们老师应该结合新课程,开发当地资源。在学校教导处的组织下,以教研组为依托,各教研组以及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先后完成了《长安五中植物录》、《长安史话》、《长安地理》、《家电维修》等校本教材的开发,我们在参考不同版本教材的同时,还要结合当地资源,开发当地课程资源。这是学生最熟悉的、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我们老师应该结合新课程,开发当地资源。。再就是热点问题、意义重大的问题完全可以取代过时课程资源。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现实性的题材、有趣的教学学活动、精美的情景图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时刻提醒每位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思想,打破旧的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教学观,真正把课堂变为学堂。下面谈谈我在课前钻研挖掘教材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清楚使用教材的目的,灵活使用新教材,充实现实题材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内容的安排上既体现现实性,又具有灵活性,很多题材都是学生听过、见过或经历过的事物,这些题材不但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用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知识内容的学习活动中去,同时还能让学生体验到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价值。教学中对这类题材我们要深入挖掘,最大限度地用足、用够这一有效教学资源。但是,由于地区和城乡差异,任何一套教材都不可能保证所有的题材都能适合所有学生的生活经验,这就要求我们结合本班实际,对教科书中的题材进行灵活处理,选择与本校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题材来组织教学。
二、熟悉新课标知识体系,敢于重组新教材,挖掘知识形成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知道一个简单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一个探索发现的再创造过程。新课标教材中的情景图、例题中大多蕴含着某个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这些教学资源,使教材中的信息由储存状态变为输出状态,充分展现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发现、创造过程中理解掌握知识,是实现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的必由途径。
三、激发学生兴趣,要不断增删新教材,挖掘教与学的方式
新课标教材十分注意通过教材内容的呈现和展开形式去引导学习方式和教师教的方式,努力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一方面教材以情景图、对话框、文字描述等形式凸显问题的探索性,题材的丰富性和呈现多样性,提示学生自主选择有用信息去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挖掘这些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有助于教学过程活动化,使教学变得活泼、生动,提高学生参与兴趣和学习效率,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四、满足学生需要,善于创造新教材,挖掘渗透孕伏内容
为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新课标教材在编排上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外,还采用逐步渗透与孕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一是有步聚地渗透教学思想方法,二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问题的能力。三是以丰富多样的形式编排一些有关的史料,渗透文化的思想教育,丰富学生发展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与欲望。这些孕伏与渗透的内容需要在教学前分析挖掘,使其成为发展性目标达成的有效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中课程资源的育人功能。
总之,在新老教材的取舍上,我们不能既要讲新教材的内容,又不敢放老教材的内容。这样只能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我们要敢于取舍,与时俱进。不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大胆舍弃;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热点的、前沿的要大胆的传授给学生。
我们在参考不同版本教材的同时,还要结合当地资源,开发当地课程资源。这是学生最熟悉的、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我们老师应该结合新课程,开发当地资源。在新课标教材的再开发过程中,要以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课和理念为指导,全面系统地分析处理,缩小自己在认识上与课程标准要求之间的差距,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努力达成全面、和谐发展的育人目标。
本栏目标明转载文章的出处,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如有),但本栏目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如发现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顶一下
踩一下
回首页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匿名用户 验证码: